毛鄭軍
下了兩三場大雪后,就該放寒假了。放了寒假后,我會邀上一兩個小伙伴,去茶田趕集買幾張年畫。在過年前貼在房里和堂屋的墻壁上,有了年畫的裝飾,斑駁的墻壁仿佛一下子亮堂了起來。
家離集市有七八里,一條泥巴石子路蜿蜒盤旋,伸向遠方。車子是個稀罕物,偶爾有一臺手扶拖拉機“突突突”地喘著粗氣從身旁經(jīng)過,開拖拉機的師傅手握方向盤,神氣十足!我們飛快地追著它跑,聞著它屁股后面排出來的黑煙,都覺得香得很!拖拉機師傅怕我們爬車,反過臉來大聲呵斥,我們也不放慢速度。師傅一怒,一腳油門下去,拖拉機像發(fā)了瘋的黃牛,向前猛沖,我們便只能弓下身子大口喘著粗氣,直到它拐彎,消失。
臘月天的氣溫通常都在零下,即使不冰凍不下雪,天晴的早上也定會打霜。瓦上、石板上、草地上都是白蒙蒙的。稀泥凍得像石頭一般硬,踩上去弄不臟布鞋。冬水田里結了一層厚厚的冰,像鋪了一塊塊大鏡子,拿竹棒用力戳,戳好久都不爛。我們穿得棉滾滾的,一路小跑一路追追趕趕,一群群在田間覓食的麻雀被我們的喧鬧聲嚇得在田野上空嘰嘰喳喳地低飛。
到了茶田,集市上熙熙攘攘,街兩旁擺滿了攤鋪,有賣針頭線腦的,有賣發(fā)夾頭飾的,有賣新衣新帽的,賣磁帶的,錄音機連著一個大音箱,放著“妹妹你坐船頭哦,哥哥在岸上走……”“帶著一盞漁火,讓它溫暖我的雙眼……”等流行歌曲,吸引了很多鄉(xiāng)親們圍觀。
我的興趣在年畫上。仔細打量那一幅幅懸掛著的或是疊放著的年畫,按照媽媽在家交代好的要求來買。畫面中帶老虎的不能買,尤其是下山虎;兇神惡煞的人物畫像不能買,這樣的年畫不喜氣。媽媽喜歡畫面中有胖娃娃捧鯉魚的,有古松仙鶴的,有青山綠水的,有壽桃花卉的,有花開富貴的,有喜上眉梢的。我還會私自做主買一兩幅明星畫,像郭富城、鄭智化、鐘楚紅、林青霞,貼在床頭邊好看。和賣年畫的幾番討價還價后,心里估摸著砍下來一碗面錢了吧?如果還少幾角,就裝著不買要走了,賣畫的見狀,趕快招招手,拖長聲音喊,伢崽家,賣給你們算了,不賺錢就不賺錢,先開個張。我便扭頭回去取畫,賣畫老板笑瞇瞇地把幾張畫卷起來捆好,嘴里夸贊說,上幾年級了伢崽家,畫選得好,價也砍得好。被老板這么一夸,我心里甜蜜蜜的。老板接了錢,數(shù)好后灌進錢口袋,又去招呼其他買畫的人了。
拿著年畫,來到三岔路口一家名叫“熟食店”的面館吃碗面。“熟食店”是一間木瓦屋,賣面的婆婆衣著干凈整潔,面容慈祥可親,一塊二可以吃一大碗木耳臊子面,二塊五就可以吃上香噴噴的豬腳面了。我可舍不得吃豬腳面,連木耳面也舍不得吃,花一塊錢叫婆婆下碗光頭面,花兩角錢去買四個燈盞窩,泡在面湯里,真是又辣又香。
新年新氣象!家里平時燒的是柴草,一年下來木墻上的年畫和圖畫都熏變了顏色。我和妹妹每年春節(jié)前,把墻上糊一層不用了的舊書,貼上新年畫。報紙在家里是個稀罕物,我們只能用舊書代替,比如音樂書、美術書、勞動技術書,很多書圖文并茂,還是彩色的,它們在糊墻上面發(fā)揮了大用場。
糊圖畫前,先把去年泛黃的圖畫撕下來,再用笤帚把整個房間從頂棚到墻壁掃一遍,沒有灰塵圖畫糊得才牢固。媽在灶屋用麥粉熬了一盆糨糊放在八仙桌上,妹妹將圖畫書一張張撕下來,放在桌上平鋪開來,用手蘸上糨糊均勻地涂抹在圖畫上。抹好后,拎著圖畫的兩個角,抹糨糊的一面對著自己,把圖畫遞給站在梯子上的我。我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著圖畫,右手攀梯,從墻壁的最頂端,一排排平貼開來。妹妹在下面指揮,確定不歪斜之后才把圖畫的兩個上角粘在墻上,左手稍用力摁著它,不讓它因重力脫落,右手從左上角往斜下方平掃,圖畫就與墻面完美貼合了。臘月天氣寒冷,我和妹妹的手指凍得紅通通的。媽見了,心疼地叫我們?nèi)ピ钗莸幕鹛量净稹N覀冎幌胫N好了圖畫和年畫,就該過年了,就有好多好吃的和好玩的了,于是一邊從嘴里哈幾口白氣,一邊急忙地說著不冷不冷。
圖畫把整個屋子貼滿后,就開始貼年畫。有時候我和妹妹為了一張年畫貼在哪里,會爭個不休。妹妹說把這個花開富貴貼在堂屋的左邊,我說把它貼在右邊會更好看一點,左邊貼喜上眉梢。妹妹堅持說貼左邊,當我們爭論不休時,媽媽說,別爭了,你們劃拳吧,誰贏了就聽誰的。
晚飯過后,九菊婆來我家看電視,一看滿墻的圖畫說,這比新娘的房子還花艷,還漂亮呢!此后每天晚上,我和妹妹烤著火,看著墻上的圖畫,都會給對方出題考試,一個人念出圖畫上的一句話或者一段內(nèi)容,讓對方指出在哪張圖畫里,在什么位置,有時候也會讓對方敘述圖畫上的故事。這種游戲,提高了我們的識字能力,也鍛煉了我們的閱讀能力。
我懷念小時候的年,更懷念小時候的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