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報全媒體記者 楊繼東 向春秀 向漢品
呂洞山區,那里有兒時的記憶,有夢想的追求。
2月27日,從吉首火車站搭乘專線25路公交車,約半小時后就到了她的老家——保靖縣呂洞山鎮夯沙村。退休近一年的時間里,吉首市市政設施維護中心職工舒迎健幾乎每天都到自己創辦的呂洞山鎮生態土雞養殖場“上班”。
2023年3月,50歲的舒迎健退休了。女兒已經大學畢業工作了,她有了大把時間,怎么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呢?其實,舒迎健早就有了計劃——利用呂洞山良好的生態環境、離吉首城區市場近、鄉親們樸實待人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發展生態土雞養殖業。
說干就干,舒迎健一邊選址,一邊辦證,最終租用20余畝山地、搭起3個大棚,建好土雞養殖場。當年7月,第一批雞苗順利進場了。
根據市場需求,她選擇了本地土雞、紅毛烏皮青腳土雞等優良品種。沒有養殖經驗和技術,她就主動向鎮畜牧站技術員、雞苗供應商請教,并和聘請的工人石大姐連續半個多月日夜守護雞崽。成活率超過75%,她又買進兩批雞苗、共計2000余只。由于采用當地出產的南瓜、菜葉、蘿卜等無公害蔬菜與包谷一起投食,實施林間放養,小雞抵抗力強,長勢喜人。
春節前的那場冰凍,是對養殖場的嚴峻考驗。高標準搭建的大棚禁受住了冰雪的覆壓,將抗病藥液加入飲水、飼料中,并加裝塑料薄膜、保溫設施,有力保障了土雞抵抗嚴寒安全過冬……舒迎健懸起的心終于放下來。
春節前后,舒迎健運用抖音線上與線下、批零結合的銷售方式,很快養殖場里的2000多只土雞銷了八成以上。由于放養的土雞肉質緊、口感鮮,受到廣大顧客的歡迎,除大量銷往吉首及周邊地區,還遠銷長沙、珠海、北京等地。
“辦養殖場,操心辛苦,但我的生活更充實,更開心,因為我做了自己喜歡做的事?!笔嬗≌f,辦養殖場以來,她的體重從140斤減到了120斤,一覺睡到天亮, 身心更健康了。工人石大姐夸她:“想不到城里人的她和我們一樣能干,背起雞苗、包谷飼料上山步步生風!”
經過一年的發展,生態養雞場走上了正軌。正月初八,舒迎健又預訂了今年首批500多只雞苗,并于2月28日全部順利進場。她繼續采取穩扎穩打、分批放養的辦法進一步推進土雞養殖產業。
“完善養殖場水、電、路設施,鞏固養殖產業成果,圍繞傳統節日推進生態土雞電商銷售……”坐在養殖場的簡陋觀景平臺,舒迎健一邊喝著黃金茶,一邊與記者暢談,新一年要做的事很多,而她堅信選準了從故鄉出發,她的退休生活一定會越過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