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湘西州民族文化館魅力之聲藝術團舉辦成立十周年文藝晚會。 團結報全媒體記者 胡承鼎 攝
2023年5月,藝術團參加“文化惠民 文化下鄉”進社區文藝演出。 團結報全媒體記者 符杰 攝
2023年1月,藝術團來到古丈縣坪壩鎮曹家村殘疾村民張世忠家中,開展公益獻愛心活動。團結報全媒體記者 符杰 攝
2023年7月,藝術團到重慶市酉陽縣趙世炎烈士陳列館開展黨建活動。 團結報全媒體記者 符杰 攝
團結報全媒體記者 彭寧 符杰
這是足以讓一朵花慢慢綻放的時代。
看湘西州民族文化館魅力之聲藝術團走過這十年——
從初創5人,拓展到180余人;從單一合唱,豐富到舞蹈、戲劇、服飾秀等7大類綜合演藝;從無場地、無資金,升級到固定場所、專業教師、定期排練;從自發集聚,規范到有黨支部、團委會、藝委會,有團旗、團章、團歌;從尋找舞臺,成長到參加公益演出、自辦文藝晚會,收獲國內外合唱大賽金獎8個、銀獎7個及組織獎等多個獎項……
一朵花開,一步一印,一個源自民間的群眾文藝團隊,逐步成為對內活躍群眾文化的重要力量,對外宣傳魅力湘西的文藝名片。
源于熱愛,不停留在熱愛
“我們的‘合唱’可不滿足于‘齊聲合唱’,而是‘混聲合唱’。”楊秀蓮用一句話概括魅力之聲藝術團的合唱訓練標準。她是藝術團首任團長,至今仍是團隊當之無愧的“核心”。
2013年3月,楊秀蓮和另外4名熱愛文藝的同伴“一拍即合”,魅力之聲藝術團的前身——魅力之聲合唱團成立。
合唱團很專業,分為男高聲部、男低聲部、女高聲部、女低聲部4個組,團員們平時以組為單位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項訓練,有演出或比賽前,再集中合唱排練。
“不同聲部之間協調配合,在音色、音量和音高等方面達到和諧統一,聲音的藝術魅力被發揮到極致,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合唱。”副團長沅放就是被“合唱藝術”所吸引加入藝術團的。
2014年,沅放在朋友推薦下參加了一堂合唱課,由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合唱指揮專業教師沈加林為大家講解現代合唱知識。“不同聲音恰到好處合在一起的美妙,真令人驚艷。猶如給我打開了一扇藝術之門,我當時就決定加入。”多年以后,他仍為那次與專業合唱藝術的“初見”而激動。
和沅放一樣,藝術團秘書長鐘杰也是被沈加林老師的合唱課吸引來的。“合聲真是天籟,是我聽過的,最好聽的聲音!”
不僅有沈加林這樣的專業指揮“大咖”加持,藝術團的師資力量更是“群星璀璨”——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聲樂教研室主任于國良講授聲樂知識,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鋼琴演奏專業教師鄒永紅擔任鋼琴伴奏,州民族中學音樂教師向衛帶領大家一起學習簡譜樂理……
熱愛是一切藝術的“起點”,但魅力之聲藝術團并不止步于此,而努力向著“專業化”的方向邁進,這成為吸引越來越多團員加入的重要原因。
向往舞臺,不局限于舞臺
團員越來越多,如何有序有效管理團隊,是一項挑戰。
2017年,湘西自治州魅力之聲民族藝術團正式注冊,團隊進入更為規范化制度化管理的階段。
“我們有團委會,班子成員一正四副;有黨支部,定期開展黨建活動;有藝委會,負責藝術指導把關;還有出納、會計,接受年檢審計。”現任團長王群峰說,“近幾年,團隊規模越來越大,藝委會還負責組織新入團人員的基礎能力考試與面試。”
舞臺,是民間文化團體開展活動的重要目標,但魅力之聲藝術團的目標不僅于此。
“我們要以藝術表達的形式,服務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為企業排憂解難,宣傳我們的魅力湘西。”楊秀蓮說。
十年來,魅力之聲藝術團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文化活動,活躍在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助殘助學、禁毒宣傳、環保宣傳等基層一線;爭取各種外出演出、比賽機會,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努力向外“唱響”湘西、宣傳湘西。
“每次出去比賽,我們的參賽曲目中必有一首,是歌唱湘西的。”副團長莫克明說。
為了滿足到鄉村、社區公益演出的需要,藝術團涉及藝術形式類別不斷拓展,舞蹈、戲劇、服飾秀、朗誦等隊伍陸續組建,向著綜合性文藝團隊邁進。
“我們完全有能力,撐起一臺晚會。”楊秀蓮笑得自豪。
2023年12月17日,魅力之聲藝術團成立十周年文藝晚會,3大篇章、12個節目,甚至包括主持、舞美設計、服裝道具等現場環節,全部由團員們協作完成。
當晚,州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座無虛席,除了團員們的家屬、朋友外,十年來得到過藝術團公益支持的單位、企業等都派出代表,來為藝術團“慶生”。
如果說,努力追求更為專業化是魅力之聲藝術團“向上”生長的方向,那么,服務湘西、宣傳湘西就是她“向下”扎根的土壤。
綻放魅力,收獲不止魅力
向上生長,向下扎根,一朵花就這樣綻放。
“排練、演出、比賽、做公益,這十年,我不僅老有所學、老有所樂,還收獲這么多朋友,幸福指數杠杠的!”今年75歲的滕光旭是年齡最大的團員,也是第二任團長。
團員們都叫滕光旭“大媽”,因為她年長又慈祥,讓人信任依賴。她樂在其中,更享受其中,熱忱細致地照顧著大家,樂享自己的退休生活。
其實,大多數團員都是退休或即將退休的中老年,他們加入藝術團,想象中的目的應該簡單明確——發展興趣愛好、擴展朋友圈、實現自我、發揮余熱。
但實際上,他們各有自己的收獲——
“不僅系統學習了合唱知識技能,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參與了許多有意義的事,值得。”沅放笑著說。
“上了一輩子簡譜樂理課,現在繼續上。但學生變了,教學方式也得變,這就逼著我學習了更多溝通的方法和技巧。”是團員也是音樂教師的向衛感觸很深。
“就是在監獄待得久,更能體會藝術的美好、合聲的美妙。聲合、人合、意志合,才是合唱的最高境界。”退休前的鐘杰是一名監獄民警。
……
團員們各自收獲的快樂與意義,成為藝術團最深且不竭的“向心力”“凝聚力”,也是魅力之聲藝術團最大的“魅力”所在。
2020年4月,王群峰接過第三任團長的“接力棒”。
“去年底,我們拿了湖南省合唱總展演中老年組混聲合唱金獎。這是由湖南省合唱協會主辦的比賽,代表著全省合唱的最高水平。”2月22日,州民族文化館排練室,王群峰自豪地展示金獎獎牌。
“專業認可是一個里程碑,十年更是一個里程碑!”帶領團隊繼續前行的同時,王群峰也在深入思考“何去何從”。“更高臺階托起更好未來,我們要和湘西一起,唱得更響,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