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報全媒體記者 滕佳 彭博
編者按:
2024年“五一”勞動節期間,團結報·湘西網策劃推出《“新”光燦爛——致敬勞動者》系列報道,聚焦湘西州的新質生產力代表,以“新”人“新”事(文字)、“新”人“新”語(心語)、“新”人“新”影(圖片、視頻)的融媒體報道形式,展現他們奮斗淬煉的“新”光。
青山綠水間,蜿蜒沱江畔,一條全長9.121公里的磁浮觀光快線宛如巨龍遨游在鳳凰古城上。
如今,乘坐鳳凰磁浮觀光快線打卡沿途景點,已成為越來越多游客的不二選擇。
短短9公里的旅途,可飽覽鳳凰古城一江兩岸秀美風光;
短短9公里的旅途,可感受絢麗多彩民族風情;
短短9公里的旅途,可體驗現代科技牽手文旅的“詩和遠方”……
一線暢行蒼山碧水,如畫風景盡收眼底。
作為全球首條山地磁浮、我國首條旅游觀光磁浮線路,鳳凰磁浮首創“磁浮文化+旅游”模式,將“交通變體驗、站點即景點、車票變門票”作為經營理念,串聯“點、線、面”,與鳳凰現有的古城、山色交相呼應,打造集“磁浮交通、旅游休閑、文化展演、科普研學”四位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品牌,進一步構建起鳳凰景觀軸線、生態走廊和文化長廊,為大湘西全域旅游和鄉村振興注入新的血液與動能。
走進磁浮鳳凰古城站,科技感十足的車體外觀,讓人眼前一亮。車廂內,鳳凰苗繡布滿了車門框,超大面積的全景式觀光玻璃上貼滿了各式各樣的窗花……融入民俗元素的車廂內飾讓游客們在列車上就能提前體驗到別樣的“湘西味兒”。
車窗外,山川峽谷、七彩墻繪、四季花海、“鳳求凰”聲光電隧道演藝……獨特的生態美景,璀璨的人文景觀,科技與自然的巧妙結合,讓游客目不暇接、嘆為觀止。
“沿途的風景很漂亮,一步一景,尤其是‘鳳求凰’隧道演藝。我感覺還沒看夠,還想多坐幾次,好好欣賞一下。”來自株洲的游客胡智雪告訴記者。
2023年12月,鳳凰磁浮沿線上的磁浮科技體驗館和磁浮科普研學館正式開館,現代科技與文旅的跨界融合在這里得到了完美體現,更是提供了沉浸式智慧旅游新體驗。
在磁浮科技體驗館內,磁浮模擬駕駛、時空穿越、“怒發沖冠”“法拉第籠”等體驗項目,深受游客青睞。無論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都想零距離感受電與磁的神奇世界。
“磁浮科技體驗館主打互動娛樂體驗,將電、磁的原理通過沉浸式體驗的方式,讓游客更直觀的了解其中的原理,并體驗參與的樂趣。磁浮科普研學館主要以電磁的探索發展為線索,為游客普及電、磁被人類發現的過程,讓游客身臨其境的感受電磁在每一個階段的演變過程。”鳳凰磁浮文化旅游有限責任公司營銷策劃謝芝介紹說。
為了讓游客體驗到“磁浮+文化+旅游”的獨特魅力,4月30日,《鳳凰等待》沉浸式體驗中心正式開業。
《鳳凰等待》以大湘西文化與神秘苗鄉風俗為核心,運用多種高科技、多媒體手段及藝術造景,打造了集主題場景游覽、科技互動、網紅打卡、民俗體驗于一體的高科技室內沉浸式演藝劇場。
在這里,游客們將在鳳凰站臺上一秒穿越到民國時期感受時代變遷;乘坐艽野專列,在光影中體驗“湘西王”舍命深情、半世離殤的藏地凄美離歌;乘坐鳳凰專列,飛躍鳳凰苗寨、南華山、鳳凰磁浮等景點,近距離觸摸亭臺樓閣,感受醉美鳳凰的千年古韻;乘坐邊城專列,感受文學大師沈從文先生《邊城》里,翠翠和儺送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在美妙幻境中,體驗煙雨柔情,以及世間純美愛情……
《鳳凰等待》采取行進+落座的組合觀演模式,采用了“實景造型”和“幻影成像”相結合的技術,通過將真實場景與虛擬形象疊加,以超高清巨幅影像、全景立體聲效、大型互動裝置及超時代藝術為亮點,輔以酷炫的燈光、震撼的音效和富有藝術感的裝飾,加上舞臺表演、語音旁白等多種元素,讓游客身臨其境感受浪漫的愛情故事、神秘的苗鄉文化和英雄的不朽贊歌,讓每一位游客在記憶中留下屬于鳳凰的獨一無二的回憶。
“鳳凰磁浮觀光快線項目通過磁浮交通+科普研學+聲光電沉浸式演藝,構建科技+文化的新質生產力,全力做到與鳳凰旅游的交通融合、景點融合、宣傳融合,不僅保障了游客從高鐵站到古城景區往返便利舒適安全的景區交通,也為游客提供了乘坐一列車、翻開一本書、走進一個夢、愛上一座城的旅游體驗。”湖南磁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鳳凰磁浮文化旅游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劉立勇說。
“小火車,慢悠悠,爬過一個坡。落山風,懶洋洋,吹過吊腳樓……”未來,鳳凰磁浮將帶著對湘西文化、旅游的熱愛,奔赴更廣闊的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