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去臨街鋪面吃一碗米豆腐補充能量。
一日三次掃碼,為了準確無誤,為了快快遞送。
熟練地分發報刊雜志。
將快遞準確無誤地交到顧客手中。
將來自全國各地的郵件分揀好裝到郵車上。
在芙蓉鎮政府送報紙雜志時,一只小狗不停地搖著尾巴,熱情地歡迎這位熟悉的老朋友。
從客戶手中接過待寄的郵件。
走在青石板街道上,與街坊鄰居拉拉家常,手上的郵件也不覺得沉重了。
胡生勇把一大袋郵件送到路邊一個自提點上。
文/ 圖 王冠中 白果
5月1日,晴天。50歲的永順縣芙蓉鎮郵遞員胡生勇6點鐘起床,準備把裝好的快遞包裹送到保平村等自提點上去。山路十八彎,兜兜轉轉一個圈,回到芙蓉鎮市場中心區的代寄代投點時,已是上午9點多鐘了。
胡生勇2008年2月入職郵政快遞,如今負責芙蓉鎮新城社區和保平等6個村的郵政快遞派送。其工作量大,任務繁重。他每天行程70多公里,風雨無阻,全年無休,再苦再累也沒有停歇過,人們親切地稱他為“老胡”。
芙蓉鎮原名王村,后因電影《芙蓉鎮》在此拍攝而改名。由于舟楫水利之便,當地自古以來便是周邊客貨集散地。近年來,隨著旅游興起,芙蓉鎮逐漸成為旅游打卡地,而聯系千家萬戶的郵政快遞業務也應運而生,且發展迅速。胡生勇深有感觸:“我參加工作之初,平均每天不過二、三十單的郵政快遞業務,到現在已經發展到最多時三百多單了,業務量增長了十多倍。”
上午10點鐘,從老街搬遷到新街的芙蓉鎮郵政支局門前,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小郵件已經抵達。胡生勇和另外兩名快遞員匆匆趕來,他們將各自轄區內的快遞包裹一一分裝到自己的郵車上,運回各自的代寄代投點?;氐阶约狐c上后,胡生勇小心翼翼地將郵件從車上搬下來,掃碼后整齊地碼上貨架,然后仔細過秤貼好標簽。
稍事歇息,胡生勇接著去芙蓉鎮郵政支局分揀室,分發當天的報紙雜志。每期每刊認真核對,逐一派送,確保不出紕漏。送完新城社區,胡生勇把方向盤一轉,郵車離開大道,駛向一條坑坑洼洼的盤山小路……
“五一”國際勞動節,郵件比往日多。一路上,郵車顛簸,緩緩前行。胡生勇說,盡管路窄且險不好走,但總比過去騎著自行車和摩托車翻山越嶺強多了。
在雨龍村自提點,忙完手頭活的胡生勇欣賞院子里的蘭花和奇石。他說:“蘭花一開,滿院的香氣沁人心脾,一身的疲憊都隨香飄散了。”郵車在芙蓉鎮的“版圖”上再畫了一個圈,回到鎮里已快下午4點。
近年來,隨著易地搬遷政策的實施,從邊遠鄉村搬來新城社區的住戶日漸增多,很多來往郵件地址都不太詳細,往往一單郵件要打無數個電話,反反復復多次才能送達。 “為人民服務是我的宗旨,用戶滿意是我的不懈追求,在我們郵遞員的心目中,一切工作都是為了服務大眾,滿頭汗水都是為了方便百姓?!焙逻@么說也這么做。
暮色黃昏,胡生勇關好店門,回到家里,吃上一頓正兒八經的晚餐。
芙蓉鎮上,還有兩位年輕的郵政快遞員,跟胡生勇一樣,他們默默無聞地勞動著,用辛勤的工作和汗水,換來一方經濟的發展和群眾生活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