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報特約全媒體記者 胡靈芝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1%,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25.5%……近日,瀘溪縣公布一季度經濟運行成績單。從成績單可以看出,該縣一季度經濟運行實現了“開門紅”。
今年來,瀘溪縣全面貫徹中央、省委、州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扣州委“三區兩地”發展定位和建設“五個湘西”主攻方向,堅定不移實施“四個強縣”發展戰略,致力“六個奮力打造”戰略目標,不斷推動全縣經濟運行保持回升向好態勢。
工業發展勢頭強勁
該縣始終堅持工業主導型定位不動搖,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出臺《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細則》等文件,保障和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對傳統錳鋅產業實施電解錳整合、產能復蘇行動和技術改造項目,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圍繞鋁基高性能復合材料、先進儲能材料及鋰電池、生物醫藥優勢產業鏈,實施了新建項目,推動新興產業不斷做大做強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工業總產值比重由2021年的24.17%提高到38.7%。鋅釩新材料產業鏈發展態勢倍增,實現產值達7.98億元,增長69.43%。
強化規模企業培育,增補10家規模企業“種子選手”,強化工信、統計、稅務等部門聯動,“一企一策”精準指導企業上規入統。近三年來,新增規模工業企業達15家,培育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1個、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家。 同時,強化科技創新,突出服務導向,優化營商環境,不斷鞏固提升工業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確保一季度開門紅、開門穩。
內需潛力不斷釋放
利用廢棄廠房場地引進新質產業發展鱸魚養殖,利用入選全國春季“村晚”示范展示點名單進一步做強農旅融合文章……該縣進一步利用可利用資源,推動鄉村產業、文化、生態等全面振興。
完成旱糧食播種1萬余畝、水稻育秧15萬余畝,椪柑、茶葉、玻璃椒、油茶等特色產業建設穩步推進,深入開展鄉村建設行動和“五美”創建,打造美麗鄉村,一季度農產品加工總產值增長3%。大力實施項目建設提速年活動,總投資8.34億元的沅水左岸岸坡治理工程等4個項目實現集中開工,湘西港二期散貨碼頭、應急醫院等重點項目即將建成投用。一季度新開和續建縣重點項目25個。
用足用好國家和省州促消費政策,成功舉辦春節期間文化惠民、潭溪鎮大陂流村“村晚”暨油菜花節等系列活動,充分釋放消費潛力。一季度接待游客突破150.8萬人次,同比增159.64%,旅游收入突破12.27億元,同比增長185.42%。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5.1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6%、6.6%。
市場活力全面迸發
堅持以提升市場主體滿意度為導向,以優化審批服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為發力點,全力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認真落實“一件事一次辦”“全程幫代辦”等舉措,全力為企業排憂解難,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一季度該縣新增市場經營主體102戶,較去年同期增長230%。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增長7.7%、14.2%。
一季度,該縣順利完成省級創新型縣現場驗收答辯,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申報數達3家,省級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和重點研發項目數達4家,實現技術合同交易額2.7億元。
對外開放成效明顯
今年 3月,瀘溪高新區新落地項目——瀘溪縣畫壁雨具有限公司舉行開工儀式,預計2024年內銷訂單為2000萬元人民幣,外貿訂單預計200萬美金……這是該縣招引“金鳳凰”,推動對外開放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該縣認真貫徹落實省、州關于促進外資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安排部署,全力實施開放強縣戰略,培育一批骨干企業,積極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外貿促穩提質,推動外資量穩質升,著力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一季度,湘商到資、內資到資分別完成2300萬元、8276萬元,外資利用完成2.16萬美元,為湘西州唯一“破零”縣市。湘西族興、湖南翰永、湘西奧科3家公司完成海關進出口業務備案,預計可實現外貿進出口額4000萬元以上。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聯合多家企業、單位舉辦春風行動現場招聘會,提供1.2萬個工作崗位推動就業,與5個地區簽訂勞務合作協議……該縣堅持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織密織牢就業保障網,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季度新增城鎮就業915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342人。
堅持教育強縣和生態強縣,普通中學“徐特立項目”、老舊小區改造等項目進展順利。深入開展安全守底行動,全縣安全事故起數、經濟損失同比分別下降13%、70%;以爭創“長安杯”為抓手,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進程,守住了“五個不發生”底線。民生支出達5.98億元,同比增長16.15%,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1.96%;安全生產、生態環保、政府債務、房地產等領域風險防線全面筑牢,保障了社會大局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