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網6月5日訊(符登輝)近年來,吉首市以全面推進路長制為抓手,創新機制加強農村公路管養,努力打造“四好農村路”新高地。農村公路成為農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重要基礎設施。
機制制度健全。按照“縣道縣養、鄉道鄉養、村道村養”的分級管養原則,建立了市、鄉、村三級路長組織管理體系,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協同、行業主抓、社會參與”的強大合力。部門協同機制、行業主抓機制、社會參與機制、資金保障機制、檢查考核機制“五制”同頻共振,狠抓工作落實。建立了工作聯系制度、路長巡察制度、督查通報制度、信息公開制度、考核評優制度等。
資金保障有力。該市財政按照縣道每年每公里6000元,鄉道4000元,村道2000元標準,對省統計年報內外公路(組級公路)統籌安排,加上省州補助資金,遠遠超過了省定“1053”養護資金標準,資金安排逐年提升,在全州率先實現了“有路必養、養必到位”的總體要求。
人員配備到位。以路長制為抓手落實公路日常養護。縣道日常養護委托給第三方進行專業化養護,并協助做好鄉、村、組道的應急養護工作,提高公路養護的專業水平和效率。鄉村組道管養以鄉鎮(街道)、村(社區)為單位,以“養護+扶貧”模式招募公路沿線群眾183人擔任養護員、133人擔任護路員,養護人員業務培訓到位,負責公路日常養護管理、路況巡查等工作,并兼顧做好應急保暢任務。
吉首市作為全國18個高速公路縣級節點城市之一,路網密度高達49.81%,是湘西州及周邊地區的交通樞紐中心。2017年吉首市成功創建湖南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2021年,吉首市X077線(獅子庵至恰比公路)獲評湖南省最美農村路最具人氣獎;2022年成功創建湖南省城鄉客運一體化示范縣;2023年通過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