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湘西州委書記 虢正貴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3月親臨湖南考察,充分體現了對湖南發展的高度重視,對湖南人民的親切關懷。作為精準扶貧首倡地,我們更加深刻感受到總書記對湘西人民念茲在茲、關懷之至,倍感溫暖、備受激勵。按照省委統一部署要求,湘西州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舉辦了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專題研討班,召開了州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動員全州上下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堅定不移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為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南篇章貢獻湘西力量。
做好科技創新文章,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實現更大進展。我們將牢記總書記“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在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方面下更大功夫”等重要指示,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強科技園區、科創平臺建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培育一批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大力引進科技人才,建好用好院士專家工作站和科技小院,滾動實施一批技術攻關“揭榜掛帥”項目,重點加快鋁錳鋅釩鈣礦產品精深加工、中醫藥和生物醫藥、儲能電池新產品開發、茶葉等領域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力爭在細分領域打造產業創新高地。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統籌傳統產業轉型、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布局,大力推進業態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加快建設“1+5+X”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壯大生態文化旅游主導產業,做大做強農業特色產業及加工、酒業、綠色礦業及新材料、中醫藥和生物醫藥、新能源5大支柱產業,積極發展數字經濟、低空經濟等一批新興產業,用產業“含新量”“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釋放更強動力。我們將牢記總書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問題導向”“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方面有新的更大作為”等重要指示,突出問題導向加大改革力度,堅決抓好中央、省委確定的改革事項,圍繞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民生事業、園區管理、生態文明等領域實施一批自主改革事項,加強改革系統集成,為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增動力添活力。放大發展格局、找準方向坐標,把湘西州放在全國版圖中來思考定位,主動融入中部地區崛起、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區域對接合作,深化與武陵山片區、大湘西地區交流協作,拓展發展新空間。加快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抓住高速高鐵航空時代帶來的新機遇,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強湘西海關等開放平臺建設,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以更加開放姿態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支持湘西企業“出海”開拓國際市場,進一步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
堅決扛牢首倡地政治責任,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上爭創更優業績。我們將牢記總書記“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等重要指示,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實施好鄉村振興“六大行動”,奮力走好鄉村振興之路,努力打造脫貧地區鄉村振興示范區。堅決守好“兩條底線”,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基本農田“非糧化”,牢牢守住耕地和糧食安全底線;加強動態監測幫扶,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抓好重點幫扶村和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的幫扶工作,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突出抓好群眾增收,堅持“輸血”和“造血”相結合,進一步做好置家業、興產業、增就業、促創業“四業”文章,讓家家都有穩定的增收門路。優化農村人居環境,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突出示范引領帶動,把握好點和面的關系,發揮好十八洞村、菖蒲塘村等引領作用,帶動周邊村協同發展,因地制宜推進鄉村振興片區建設,進一步擦亮新時代紅色地標。
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建設美麗湘西上邁向更高水平。我們將牢記總書記“守護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綠水、藍天凈土”等重要指示,立足生態是湘西最大優勢、綠色是湘西最美底色這一實際,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守護好湘西的綠水青山、藍天凈土。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突出抓好花垣“錳三角”礦業污染綜合整治,全面抓好中央、省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系統治理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發展低碳高效產業,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大力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縱深推進美麗湘西建設,著力繪就生態秀美、環境優美、產業富美、民風淳美、城鄉和美的美麗湘西新畫卷,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美麗湖南貢獻更多湘西力量。
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設文化湘西上展現更新氣象。我們將牢記總書記“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展現新作為”等重要指示,加強紅色文化、民族文化、歷史文化的保護傳承,抓好里耶秦簡、老司城遺址等文物以及古城古鎮古村、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利用,推動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擴大湘西文化影響力。積極推進文化和科技融合,加強科技在文物普查等方面運用,探索“文化+演繹+科技”模式,豐富和提升文化產品業態。積極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堅持“處處有旅游、行行加旅游”,把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轉化為旅游業的持久魅力,唱響“神秘湘西”旅游品牌,讓旅游業更好服務美好生活、促進經濟發展、構筑精神家園、展示湘西形象、增進文明互鑒。
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更好成效。我們將牢記總書記“要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等重要指示,堅持不懈加強黨的理論武裝,鞏固拓展好主題教育成果。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建強各級黨組織,著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始終把中央八項規定作為鐵規矩、硬杠杠,馳而不息糾“四風”樹新風,加強對領導干部的日常監督管理,堅決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久久為功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賦能,下氣力解決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等問題,為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營造良好環境。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權力觀、事業觀,堅持求真務實、大抓落實,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為湘西發展而干、為湘西人民而拼、為湘西榮譽而戰,以湘西一域之光為湖南全局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