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報特約全媒體記者 張棋銘 通訊員 李鈞
今年4月,古丈縣舉辦首屆村播大賽,其抖音話題播放量高達3億,微博話題閱讀量高達1.3億,活動主題“舌尖山水古丈毛尖”抖音話題播放量高達1.7億,“古丈毛尖”抖音話題播放量突破1億,活動全網累計曝光量達9.5億。活動全方位、多視角地展現了古丈縣獨有的民族特色和風土人情,插上了互聯網翅膀的“小縣”正大步走向全國,邁向世界。
近年來,隨著網紅主播群體快速崛起并形成互聯網新業態,古丈縣直播電商行業發展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在拓展就業創業空間、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助力鄉村振興、打造高質量消費供給體系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直播電商逐漸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直播帶貨”更是通過短視頻、直播、商城等多場域協同互通,為縣域經濟帶來新的增長,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如今在古丈大地上,鄉村電商潮蔚然成風,大量農產品涌出大山,“飛”往天南海北。茶鄉兒女勇敢拿起“手機”這個“新農具”,干好“直播帶貨”這項“新農活”,成為鄉村振興路上的“新農人”。
為了讓茶鄉兒女有更多出新出彩的機會,讓更多網友了解古丈山水風光、農特產品的獨特魅力。近年來,古丈縣先后策劃舉辦了首期“一村一主播”網絡直播創業訓練營、“向往的村播”選拔活動、首屆村播大賽等。涌現出古丈潤蓮陽莊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恒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至仁膳、鑫科、牛角山、古陽河等一大批“村播”企業,以及“向青山說古丈”“向夫人(楊琳琳)”“湘西老臘肉——謝小琥”“臘肉小王子”“湘西鹽王爺”等一大批當地“村播”達人,為當地包括古丈毛尖、湘西臘肉、蒿草粑、茶油、茶枯粉等農副產品打開銷售新通道。
2023年,古丈縣開展“鄉村育才聚才行動”,有計劃培養鄉村主播,并在當年完成培育新增農村網店經營人才34人,培育新增自媒體帶貨“網紅”66人。2023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9.263億元,其中電商銷售農產品(包括初級農產品和加工農副產品)2.253億元。
短視頻、直播正成為新的全民娛樂方式。龐大的網紅主播群體及其擁有的巨量粉絲成為引領消費、影響供應鏈、變革經濟業態的重要力量,催生出規模超億元的網紅直播經濟。
從2023年4月份發布第一條視頻開始,“山白”用40余條視頻,精細還原了包括獨特的手工制作技藝——古丈毛尖、東漢時期的手工麻紙等文房用具、《紅樓夢》中提到的花露胭脂等化妝工具,以及徽墨、八寶印泥等珍貴的傳統物件。其中耗時近兩年還原的古法徽墨,從割漆到煉煙、取煙、洗煙、陰干、和膠、打墨等一步步進行,最終制成價比黃金的徽墨,截至目前該視頻在抖音獲得了上千萬點贊量,成為爆款視頻,“山白”一度成為擁有近1200萬粉絲的博主。
“山白”取名靈感來自于“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他們在古丈縣斷龍山鎮一個小村子里,像李子柒一樣,記錄、復刻著中國傳統手工工藝和非遺文化。每一個視頻的制作都并非易事。一條不到5分鐘的視頻背后,制作周期短則一周能完成,長則需遵循春種秋收的自然規律,有些則是因過程反復失敗需不斷推翻重來。在復刻還原過程中,不僅要拜訪老手藝人、非遺傳承人,還要無數次查閱《天工開物》《齊民要術》《夢溪筆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辭典》等書籍,尋找最正確的一版做法。
2022年6月,彭南科開始在互聯網上發布視頻,展示農耕技藝和非遺文化。一條手工制作蓑衣和阿膠的兩條短視頻迅速走紅。此后,彭南科的鏡頭記錄下了以古法造紙、制香、釀醋等過程,推出了“文房五寶”、傳統古法手工染色、織布機口脂、胭脂、油紙傘等主題作品。
如果“山白”“彭南科”注重的是“田園+手藝”,“湘西冬寶”則注重的是“田園+美食”。
“只要我們抓住電商的風口,大山里的土特產也可成為‘網紅’產品,我們‘新農人’也能成為‘網紅’。”在直播間里推銷土特產的張冬冬說,他的抖音號“湘西冬寶”已擁有130多萬粉絲,去年直播帶貨銷售額超過千萬元。從一天幾百個播放量到上千播放量,從上萬播放量到如今穩定在30萬左右的平均播放量,這個過程張冬冬花了5年時間。
當鄉村搭上網絡直播的快車,藏在深山的土特產正駛向更廣闊的市場。一大批“新農人”化身主播,利用網絡直播、短視頻推介農村美景和土特產,帶活了鄉村經濟。建設網絡經濟強縣,古丈正以謀求出彩的姿態、時不我待的站在了“互聯網+”的時代風口上,開啟嶄新的時代,書寫嶄新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