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報全媒體記者 余江明 通訊員 張君春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是人民群眾感知公共服務效能和溫度的“神經末梢”。
近年來,保靖縣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機制,創新推行“四源共治”(險源、訴源、警源、訪源共治)保靖模式,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保靖、法治保靖方面實現新突破。
“花井樣板”
——“四化管理”使治理與服務相得益彰
十四網格編號035001001房屋標注為紅色、十七網格編號001001001房屋標注為藍色、十八網格編號004002005003房屋標注為黃色……
保靖縣遷陵鎮花井社區流動人口出租房屋“紅黃藍”三色管理工作法一覽表上,清晰地記錄著轄區5653套房屋的居住屬性。
該社區位于保靖縣城鄉結合地區,管轄范圍涵蓋人口流動聚集的學校、工業園區等,人員結構相對復雜,矛盾糾紛較多。
為此,該社區探索實施“制度化、精細化、人性化、信息化”出租房屋流動人口管理方法(簡稱“四化管理”),將轄區劃分5大片區,21+N(9個單位)個網格,整合社區綜治專干、民輔警、組長、片長、格長、棟長、鄰長等力量,摸清房屋數量和人員實際居住情況,將所有房屋按出租房、空置房、自住房的居住屬性,實行“紅、黃、藍”三色動態跟蹤管理。
“哪家出租了房子,都會第一時間聯系我們。”蓮花組的網格員龍官艮邊說邊打開“保靖縣社管通”APP,展示自己近期排查發現、為民辦事等工作記錄情況。
龍官艮與其他20名網格員是社區居民們公認的“貼心人”。平日里,他們化身為“信息員”“宣傳員”“安全員”“巡查員”“協調員”,穿梭于大街小巷,宣傳各項政策、排查安全隱患、化解矛盾糾紛,讓居民在網格中感受到社區的溫暖和貼心服務。自開展“紅、黃、藍”三色管理工作以來,已幫助180多戶辦理了出租房屋流動人口信息登記,為就讀轄區學校的30多名學生辦理了居住證明等業務。
“四化管理”不但規范了出租房流動人口管理,還能在一線幫困解難,破解了效率不高、反饋不快、渠道不暢等問題,打通了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
“復興示范”
——“一個中心”將受理與解決一站完成
日常生活中,矛盾糾紛如不及時解開,小則傷了和氣,大則影響社會和諧。如何最大限度地將矛盾糾紛及時發現在基層、化解在基層?推開復興鎮綜治中心這“一扇門”,便能給你帶來全新的感受。
作為全省基層綜治中心示范帶動建設示范點(鄉鎮),在這里,接待室、調處室、分析研判室、視頻監控室、心理疏導室、檔案室,一應俱全;鎮領導班子成員坐班接訪,綜治辦、信訪辦、派出所、司法所、法院合署辦公,枕戈待旦;11名專職調解員,138名鄉賢能人、“兩代表一委員”、法律顧問等群體組成的調解員隊伍,隨時待命;1120路視頻監控全部編入對應網格,全天候開展動態察看。
“我們實行‘首問負責’‘中心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在一個地方,老百姓就可以享受到矛盾糾紛調處、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司法確認、心理咨詢等多項公共服務。”復興鎮黨委相關負責人張仲文介紹,“目前,我們鎮實現了信訪積案日漸歸零,矛盾調解動態清零,‘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的產生’的期冀正在加快實現。”
“甘溪經驗”
——“123”工作法讓共治與自治互動
甘溪村聚居了土家族、苗族、漢族等多個民族,曾是一個擁有37個姓氏的“難管村”,如今卻靠著“123”工作法,成功變身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省鄉村振興示范創建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文明村。
——“1”即村規民約。堅持讓村民做“主人”、當主角,通過“院壩會”“提議臺”“村民大會”等方式,制定了以“紅十條、藍十條”為主要內容的村規民約,建立“紅藍榜”公開褒先進、曬劣跡,引導村民人人遵規、個個守約。
——“2”即“三長”制和管理積分制。全村劃分4個片區,由4名村“兩委”成員任片長,4名片長聯系10名村民小組長、10名村民小組長聯系27名鄰長、27名鄰長聯系448戶村民,建立健全問題“發現、反映、解決、反饋”閉環運行機制,實現村域事務無盲區。 將全體村民納入“六心”積分制管理考核,定期評議并公布村民積分情況,全面激發村民自覺參與愛護環境衛生等事務的積極性。
——“3”即網絡平臺、文化平臺、村務平臺。建設“數字甘溪”平臺,推廣村級事務“陽光公開”監管平臺,開通“洛浦古城·創享甘溪”微信公眾號,公開發布政策信息、村務動態,展示村莊發展動態,收集意見建議、回應各類訴求。
通過一個個舉措、一件件實事,引導村民主動拆除各類亂搭亂建棚子180余處、羊欄豬舍116處;家家戶戶自主美化庭院,參加志愿活動;12戶村民主動支持拓寬村內道路工作,自愿退讓土地;900余名村民上榜積分榜……從過去“要我做”到現在的“我要做”,村民們成為了村內事務的參與者和受益者。
基層治理有“千道題”,保靖縣各級堅持因地制宜、守正創新,推行綜治、網格、“四源(訴源、案源、執源和訪源)共治”一體化,在破解社會治理力量下沉、自治力量激活、智能化治理應用及分級分類精準治理策略等方面深入探索,努力讓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在細節處夯筑平安保靖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