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網8月29日訊(特約全媒體記者 劉番 通訊員 黃思遠 李詩賢 謝鄭坤)“這一系列的合同完善好了,希望它們能發揮作用,為村里集體經濟發展保駕護航。”8月28日,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法學院竭誠服務隊的師生們鄭重地將暑期實踐活動結下的碩果——擬寫好的《阿扎河村勞務用工合同》《阿扎河村農副產品委托加工合同》等格式合同,交付遷陵鎮阿扎河村黨支部書記胡清。
7月14日,該團隊來到保靖縣開展為期一個半月的第三屆“芙蓉學子·鄉村振興”公益計劃實踐活動。師生們來自該校法律系,主要進行“診所式基層法律援助計劃”項目。在保靖縣人民政府、團委和司法局的幫助下,在學校的對口幫扶聯系下,他們以保靖縣阿扎河村為“圓心”,深入阿扎河村及周邊共計7個村落開展調研,尋找為保靖縣鄉村振興保駕護航的可取之道。
竭誠服務隊在走訪調研過后發現,保靖縣引導當地村集體以“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的方式吸納農民的土地使用權,并且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股東,成立下屬的經濟合作社等公司,為農民的農產品擴大生產、打造品牌、尋找銷路。但由于村民對法律理解方面有所欠缺,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和農民之間的利益分配存在諸多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困境,竭誠服務隊成員結合多地調研結果,為學校鄉村振興對口幫扶村——阿扎河村,草擬了多種格式合同,覆蓋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同、集體經濟生產勞務用工合同、農副產品委托加工合同等多個經濟活動環節。同時,其中針對保靖縣阿扎河村以及其他行政村“農村集體經濟”產業特色突出的經濟發展現狀,根據本村“集體掌握土地生產要素”的締約優勢,從法學角度規劃與外來投資公司的產業合作形式。
“常言說:專業的事,還得交給專業的人來做,這相關的一些合同,我們也不會。好在林科大法學的師生們過來實踐,幫我們解了燃眉之急,以后有法律護航,我們一定會發展得更好?!痹摯妩h支部書記胡清笑著說。
據了解,由該專業團隊起草的《阿扎河村勞務用工合同》中包含了“社會保險”相關條款,有利于解決農民參與集體勞動缺乏保險保障的問題;《阿扎河村集體經濟村民參股組織合同》中明確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有助于預防村民和集體經濟組織發生糾紛;《阿扎河村農副產品委托加工合同》包含了“食品生產許可證標志、編號使用、原輔材料及包裝材料供應”相關條款,將有助于阿扎河村農產品的初級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