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報報全媒體記者 龍文玉
9月1日,瀘溪縣達嵐鎮,午后天氣灼熱。帶著老年人健康問題的思索,一群健康的人驕陽下行走于村道上,盡管汗水毫不羞澀地滴下來,亦不在乎。
都用村“一老一小”關愛之家活動室內,七八個小學生憑著自己的想象在畫紙上涂色,一名女村干部和一名女志愿者不時給予指導;五六個老人在一臺立式電風扇的送風中享受清涼、端坐閑聊……
村衛生室內,鎮衛生院醫生在給老人們做健康監測,并熟練地操作:把居民身份證放在健康一體機上一驗,該村民的健康檔案便會一覽無余……
專程來此調研“百歲健康”示范建設活動的省老科協副會長張偉達,在州老科協會長龍春生的陪同下,邊走邊聽,邊看邊問,不時頷首稱贊。
“人人享有健康”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百歲健康”示范建設是衛健部門的主責,也是各級老科協組織的重要工作之一。達嵐鎮作為瀘溪縣唯一示范建設鄉鎮,其“百歲健康”建設活動頗有幾個看點。
該鎮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來推動落實。全鎮10個村(社區)都建有標準衛生室,5115戶19671人中,60歲以上老人3779人(其中90歲以上老人87人),均建有健康檔案。對孤寡、空巢特困老人實行結對幫扶,結合家庭醫生簽約、慢性病隨訪工作,免費為老年人進行健康體檢,定期對老年人進行健康監測和評估,發現問題就及時進行干預。有辦成事的經濟基礎,油茶種植面積突破2萬畝,生豬養殖3.6萬頭,新型農業經濟組織56個,“佬鄉米”品牌大米弛名鄉野,去年全鎮人均純收入1.98萬元。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村(社區)道路硬化率100%,入戶硬化率90%,供水實現“四個達標”。打造37處文化健身廣場,建成“一老一小”關愛之家12個,村村都有老年人自編自演的文化活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成農村垃圾中轉站和生活污水處理站。優美的生態環境下,健康知識、養生秘訣、長壽理念、健康生活習慣已入人心。
徜徉于達嵐坪社區巖門古堡寨,一面面墻壁、一棟棟房屋,彌散著滄桑的氣息,不知比健在的老年人還“老”多少倍。寨中一棟徽派木質古建筑內,那一本本組織機構、幫扶評估表、工作方案、健康科普、會員檔案等“百歲健康”建設活動資料,歸列有序,專供賞閱。于此,完全可以聆聽出達嵐鎮健康行動的腳步聲。
古堡下方小溪邊的一顆古樹下,圍坐著幾個老者。見一眾行者到來,已是83歲高齡的劉華自告奮勇,當場給調研者展示了一套“康家拳”。看,這拳法老道、擲地有聲、四面威風、八方來襲,穩健的老者與褐紅色的石墻,融為一體。拳畢,劉華告訴記者,他身子骨好得很,還能耍棍呢。現在條件好了,有信心把巖門古堡寨建設成為長壽村。
劉華的言語,與當天在瀘溪縣黨性教育基地(新落成于達嵐坪社區)座談交流的健康主題相吻合。看短片、聽匯報、給建議、提要求,眾人不吝獻上錦囊妙計。去繁就簡,對于符合條件的村,省老科協表示將授予“百歲健康”建設活動示范牌。
健康,不僅是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還是一種高尚的文化理念。寓“健”于養,寓“健”于動,寓“健”于樂,寓“健”于保,是令人信服的闡釋。
辭行時, 已傍晚,眾人相互祝福:人人“百歲”,個個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