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人大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綜述
易琬豐
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核心內容。立足這一重大使命任務,州人大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在推動全州民族團結進步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匯聚人大力量,展現人大作為。
完善組織機構,增強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內驅力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發展和完善是我州做好民族工作,促進民族團結的重要基礎。從1988年8月州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同意設立州人大常委會民族僑務工作委員會,到1997年3月州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設立州人大民族僑務外事委員會,我州人大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具體實施機構實現了由人大常委會工作機構到人大專門委員會的重要轉變。
為順應民族工作的時代新要求,2019年3月州人大設立民族華僑外事委員會,同時撤銷人大民族僑務外事委員會,并將其排在專委會序列之首,有力提高人大民族團結進步工作首位度。自此,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有效運行和工作機構的逐步完善推動了全州人大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步入發展新階段。
聚焦法治建設,鞏固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基本盤
《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貫徹實施是堅持和完善我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鞏固全州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重要保障。州人大聚焦落實“一法兩規定”的工作重點,加強民族法治建設,為全州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打下牢固制度基礎,讓良法善治助力全州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行穩致遠。
1986年7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條例》正式施行,標志著我州民族區域自治有了具體的法律保障。2002年州人大根據《民族區域自治法》的修改調整,完成了自治條例第一次的修改完善。此后十余年,州人大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針對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開展了一系列的執法檢查和專題調研。
2015年,時任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吳凌頻參加全國人大民族委在上海舉辦的學習培訓班,作為全國30個自治州唯一發言代表就貫徹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做主題發言,提出以幫助民族自治地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目的加快民族區域自治法配套法規制度建設的破題之法。
經過持續的探索創新,2024年,州人大再次修改完善《自治條例》,明確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線地位,并具體落實在各章節之中。州人大逐步構建了以《自治條例》為核心,以過來圍繞全州民族經濟發展、傳統文化保護、社會民生保障、生態環境保護等多方面工作所制定的12部地方性法規和23部單行條例為配套,與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相適應的“一核多元”民族自治地方法規體系,以法治護航全州民族團結進步,在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答卷上書寫了湘西人大的生動實踐。
緊扣民生保障,抓牢民族團結進步工作關鍵點
在少數民族地區推進扶貧開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保障民生、實現全州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進步的重要工程。州人大著眼各族群眾普遍關心的民生實事問題,通過開展調查研究、執法檢查、代表視察,監督推動各項民生保障工程落實,爭取上級政策資金支持,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州各族群眾。
2008年至2016年,州人大持續對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民族優惠政策落實、全州“兩民”企業發展等情況開展專題研究,形成了《湘西州扶貧急需得到超常規扶持》《打通“最后一公里”,讓民族區域自治法釋放更大紅利》《關于湘西州加快脫貧的五點建議》等重大調研成果,先后刊發在《民族法制通訊》《湖南領導參考》《中國民族報》等國省重要刊物上,受到上級的關注和重視。并積極向上爭取制定配套法規,為發展謀資金,要空間。
省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湘西州代表團提出的修訂《湖南省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規定》和制訂《湖南省扶貧開發條例》的建議被立為大會議案,努力向上爭取減免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資金、優惠財稅金融政策、少數民族干部培養使用等民族優惠政策。據此先后提出的73條建議多數得到采納,部分在省委省政府制定的《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推進湘西自治州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湖南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中予以落實,實現了省州共享收入全部留存我州,取消了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設項目州本級和縣以下(含縣)資金配套等要求。
2017年至2024年,全州獲得少數民族發展資金5.7個億,用于農村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建設、鄉村旅游脫貧工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的等800余個項目,有力帶動民族地區脫貧致富,扎實邁向鄉村振興。近五年來,共有102家企業被湖南省認定民貿民品企業,數量位居全省第一。幫助落實貸款貼息政策累積金額1.3億元,有效推動民族企業和特色產業發展壯大,有力帶動各民族困難群眾就業增收。
同時,州人大密切關注少數民族地區貧困殘疾人、孤兒、留守兒童等重點困難群體保障情況,持續推進各類惠民專項活動。2009年起,連續15年開展“啟聰扶貧計劃”專項活動,累計救助364名聾殘兒童成功實施人工耳蝸植入和術后訓練;2015年來,主導實施“慈善救助孤兒計劃”,使650多名散居農村的孤兒有“家”可回,有學能上,確保共同富裕的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凝聚主線意識,著力繪就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新篇章
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引領下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是全面推進我州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有效載體和重要舉措。
2014年我州啟動全國民族示范州創建工作以來,州人大加強內功修煉,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于人大民族工作全過程,著力抓好機關自身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明確把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納入定期議事日程,把創建工作和人大各項工作結合起來,通過成立一個領導機構,每年制定一個實施方案、召開一次推進會議,開展系列主題活動,讓機關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有實效、出成效。
與此同時,加強外功修煉,對政府相關部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開展評議監督、調研視察,深入推進全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2022年州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11次主任會議上聽取和審議了全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報告,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創建全國民族團結示范州把好關,盡好責,抓好工作落實。2024年,州人大起草了《關于推動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的決定》,探索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的有效路徑,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邁上新臺階。
2016年、2023年,我州先后兩次榮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稱號。目前已成功創建國、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44個,命名州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208個,成功申辦2027年第十三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成效顯著,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蓬勃發展,形成了可復制能推廣,具有湘西特色的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示范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