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報全媒體記者 周楚怡
今年4月,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郵政局公布第四批“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建結果,吉首市獲評“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截至目前,我州已有吉首市和花垣縣獲得“全國四好農村公路”示范縣,半數縣市已獲省級示范縣。
要想富,先修路。農村公路是保障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基本條件,是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先導性、基礎性設施。“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每一項都是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環。
建好路,打通田間地頭的“毛細血管”。要以人為本、合理布局,因地制宜、聯網成片,合理、有效地使用道路建設資金,在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建好農村公路。要注重提檔升級,在滿足村民的基本出行需求時,將農村公路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推動新農村建設、旅游發展、產業發展,將農村公路建設成為產業振興路、美麗農村路。
管好路,建立規范有效治理體系。要加大縣、鄉、村三級公路“路長制”的推行力度,加強日常巡查和養護。同時,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維護道路的安全和暢通,做到“路暢人安”。此外,要加強愛路護路知識宣傳教育,全面發動群眾參與,制止損壞農村公路設施等行為,推動農村公路管養規范化、高效化、常態化。
養好路,建立養護長效機制。要堅持“建養并重、管養結合”的方針,加大對專業養護隊伍的培訓力度,制定科學的養護計劃,定期對農村公路進行養護和維修,及時處理路面破損、邊坡塌方等問題,延長公路使用壽命,努力做到“有路必養,養必到位”。
運營好路,帶動農村經濟“動脈”。要積極探索“農村公路+”融合發展模式,使之成為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紐帶,真正讓農村因路而興、農民因路而富、農村因路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