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龍
麻溪村是瀘溪縣白羊溪鄉下屬一個行政村,坐落在一條狹長的山溝里,一條溪流依山順勢蜿蜒流淌,一條柏油硬化鄉道穿村而過。這是一個藏著古風古韻的村寨,也是一個洋溢著新風新貌的村寨。
麻溪村已有四百九十多年的歷史,至今已薪火相傳二十二代人,村里的李姓為大族。據傳,明嘉靖初年,寨上李氏老祖李金因家族人口劇增,養家糊口艱難,遂舉家從瀘溪老縣城搬出,沿著古驛道輾轉遷徙進了武陵山茫茫的大山深處。當時,李氏老祖還帶上了一頭牛,這頭牛走到現今麻溪一帶時,竟然躲在密林深處不肯出來。李氏老祖感嘆道:“既然牲畜有靈,想要留在這地方,不如我們也莫去了?!崩钍侠献媛始冶娫诖舜畈菖?、建畜欄、鑿老井,開挖土地、春播秋收,這樣世世代代定居了下來?!澳ァ迸c“麻溪”在當地人口音中是諧音,這就是麻溪村名字的由來。
如今,在進村顯著位置建有麻溪古廟,廟宇古色古香、樸拙典雅。廟門口,植有兩棵羅漢松,青枝綠葉、長勢旺相;旁邊,還種植有幾棵紅豆杉,在這個季節里像落了一片片緋紅的云朵,顯得格外的輕盈多姿。廟是村民捐資修建的,那些名貴樹木也是村民捐贈的;而且,村民自愿長期義務培管廟旁那些花木。廟后面,塑有一頭金牛的雕像,村民說這就是那頭傳說中的金牛,塑得膘肥體壯、栩栩如生,似乎還在咧嘴笑呢;金牛下面是犀牛潭,可見村民為金牛塑雕像選址的用心,以及他們對先祖的不忘本。
古廟旁邊是孝文化廣場,場邊豎有一堵文化墻,正面刻有“麻溪村李氏祖訓八則”,上面記載“明孝弟以敦人倫,崇祭祀以報祖德”等等;背面浮雕刻畫的是“二十四孝”部分經典故事。百善孝為先,孝為百行原。麻溪村還修訂了《麻溪李氏族譜》,整理了李氏祖訓字輩,還撰刻了《麻溪古寨地名由來》碑記。同時,村民更強調以孝立德,以德促行,村里孝文化氛圍濃厚。人們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對村民李桃妹來講是個例外。李桃妹八年如一日照顧臥病在床的婆婆,不怕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煩,她的婆婆直到八十九歲去世時衣著都是干干凈凈、清清爽爽的,李桃妹的故事在村里有口皆碑。每年正月初三,村里還組織村民來文化廣場誦讀“祖訓”,慰問八十歲以上老人,表彰品學兼優的學子,大力弘揚勤學、孝順的優良傳統,使得村里孝行和重學蔚然成風。麻溪是當地有名的“校長村”“教師村”,為世人所敬仰。
村里多為小洋樓,夾雜有一些古色古香的木房子,還有一些正在修繕的吊腳樓,八九十戶人家相宜地點綴在溪流兩旁的山谷中、臺地里,錯落有致。村寨掩映在青山翠色深處,但聞潺潺流水聲不絕于耳。村里的菜地都用竹籬笆圍了起來,地里的白菜、蘿卜、芹菜等菜蔬長得水靈靈、綠油油的,一種“籬落疏疏一徑深”的鄉村氣息迎面撲來;雞狗在村間悠閑走動,鵝鴨在溪水上嬉戲,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狗吠深巷里,雞鳴桑樹顛”的動人景象,格外幽靜、安詳。村里正在修建一棟民宿,外圍已建好,正在進行內裝修,整棟民宿飛檐翹角、雕梁畫棟、裝潢古樸,古色古香。民宿下面建有一座同心廣場,安裝有健身器材,修建了音樂噴泉,種有桂花樹、樟樹等樹木,方便人們休閑娛樂、康養身心;每逢民族傳統節日、重大慶典活動,村里還以此為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動。
當年,油茶、油桐漫山遍野,是村里的主打產業,每戶人家都有油茶、油桐林。油茶、油桐成熟季節,村里的青壯男子成群結隊地挑著桐油、茶油,送到六十里外的浦市古鎮,或者五十里外的縣城商行,場面蔚為壯觀。一擔擔桐油、茶油這樣挑了出去,銅錢、銀元這樣一串串、一塊塊被換了回來,麻溪村當時是一個讓鄰近村民羨慕的富裕村。然而,據傳晚晴時期,村里發生一場大火,幾十戶人家的房子失火被燒,一些富裕人家儲存的銀元被燒烤化成了銀水,順著屋場堡坎“嘶嘶”往下流,被村里老人形容是“火燒三天,流銀三日?!?/p>
這些年來,在鄉村振興東風的吹拂下,村里走出了一條“因地制宜、著眼特色、適度規?!钡漠a業發展路子,形成了以烤煙、金絲皇菊、黑木耳為主的支柱產業群,涌現出了一大批種養大戶,如發展50畝金絲皇菊的李強、種植20畝黑木耳的李云燕等等。村里注重產業鏈條的延伸,積極發展下游產品,圍繞金絲皇菊種植,在著力打造旅游觀光基地的同時,配套開發了菊花茶、菊花酒、菊花糕等產品,銷路好。村民介紹,一個菊花糕賣到了六元錢。而且,村里還注重引進生態種養方式,發展綠色產品、綠色品牌。村民李華炳流轉土地50畝,探索“優質稻+優質魚”的生態種養模式,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穩糧增效,稻魚共贏”,每畝較傳統模式增收2000元以上。去年,村級集體經濟達到50萬元,一片富庶與繁榮景象。
村寨的中心地帶,生長有一片古樹群,高大挺拔、枝繁葉茂、古老蒼勁。其中又以十三棵楠木樹、青岡樹格外顯眼,有幾棵已有千年樹齡。目前,村里正在申報國家“古樹名木公園”。這些古樹林一坡一坡的綿延開去,就像奔涌的綠波,又像綠色的屏風把村莊輕輕擁抱起來。它們是村民當年用村規民約封禁起來的,約定誰進山砍柴就要賠三十斤黃牛肉……
村支書說:“來年,村里還要種植100畝桃花和50畝荷花。”屆時,落英繽紛時節來到這里,就像走進了夢中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