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網12月24日訊(余靜 鐘瑩)“你們是不是發錯錢了,我們村石金在手機上查他有好多項補貼,可自己沒收到那么多錢,這是怎么回事啊?” 接村干部電話后,保靖縣呂洞山鎮工作人員馬上進行了查證,及時消除了誤會。近年來,聚焦群眾關切問題,該鎮 加強惠農資金管理,積極打造陽光財政。
“線上+線下”模式積極宣傳惠農政策。呂洞山鎮財政所將多項惠農補貼的標準、對象等通過“線上”推廣提升知曉率。在村務微信群、村民微信群、朋友圈等宣傳途徑轉發,通過海報、宣傳視頻等圖文并茂的方式,大力宣傳惠民惠農政策,讓廣大群眾深入了解惠民惠農政策。線下利用橫幅、流動喇叭等方式開展集中宣傳。同時利用趕集日開展專題宣傳活動,現場逐一為群眾進行面對面的詳細政策解答,使群眾更進一步了解各項惠農惠民政策。
規范補貼發放流程,確保發放高效準確。按照“統一要求、分級管理、集中發放、便民高效”原則,財政部門做好包括基礎信息管理、補貼項目管理、補貼信息登記、補貼資金撥付、“一卡通”兌付、發放情況反饋及處理等流程,實現“一卡通”管理系統集中發放,直達受益補貼對象的唯一指定銀行卡。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原則,業務主管部門對村申報的數據進行對標對表審核,確保補貼資金發放真實、完整、準確,多部門配合做好補貼信息共享等工作。
多渠道公示多方式檢查,織密惠民政策監督網。利用互聯網+平臺將惠農惠民資金向社會公布,“一卡通”發放數據可通過APP查閱,讓群眾方便快捷地看到各項補貼發放情況。在村公示欄、村組村民聚集地張貼補貼數據。財政所人員定期抽查,填寫《惠農惠民資金抽查監督表》,隨機走訪農戶,查看補貼有無漏發、錯發現象,重點查看是否本人掌管直補存折,杜絕他人冒領現象發生。暢通群眾舉報和投訴渠道,接受群眾監督,依法保障補貼對象的知情權、監督權,打造“陽光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