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麥宴菜品已有數十種可供顧客選擇。 代麗華 攝
團結報全媒體記者 田華
除了卷價格,搶流量,鳳凰的餐飲還能做什么?
湘西旅游餐飲發展是一部動態的變遷史。早期,臘肉、香腸作為湘西風味特產的1.0版,承載著本土飲食文化根基,其獨特熏香、醇厚滋味,是當地人生活印記,也吸引游客初窺湘西飲食門庭。
20世紀90年代,鳳凰古城逐漸成為旅游勝地,吸引大量國內外游客。臘肉、香腸等特色飲食雖然可以讓游客感受湘西風情,卻不便攜帶。于是,姜糖、木錘酥等2.0版零食小吃迅速蔓延,遍布古城大街小巷。這些小吃便攜、甜蜜,滿足游客“邊玩邊嘗”的需求,成為旅游打卡標配。此后,經科技賦能,即食型香腸臘肉登場,雖延長保鮮期、拓寬銷售半徑,但未改旅游餐飲深層疲態,不能從根本上激活旅游餐飲新活力。
餐飲發展印刻著時代履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全方位推動著餐飲變革。
食材選用環節,過去高熱量、高脂肪食材備受追捧,如今糙米、藜麥等粗糧和羽衣甘藍、西蘭花、獼猴桃等富含維生素與膳食纖維的蔬菜迅速走紅。
烹飪方式方面,傳統的油炸、油煎因易產生過多油脂而比重漸降,最大限度保留食材本真營養的蒸、煮、燉等“輕烹飪”備受追求健康生活的食客青睞。
健康理念如同航標,指引著餐飲行業順應時代需求,持續革新,邁向更具活力的未來。
反觀湘西州旅游餐飲行業,雖也有長沙菜等外來菜式、鮮花餅等新式甜點的加入,但始終圍繞湘菜、土菜展開。近兩年,鳳凰古城的部分商家更是打起了價格戰,卷出了“38.8元一火鍋、一葷菜、一素菜”的2至3人餐。價格戰帶來客流的同時,也擠壓了利潤空間,讓不少餐飲從業者哭天搶地,直呼“生意難做”。
在這種情況下,與其拼命卷價格,不如認真思考消費者的真實需求,認真研究本地特色,挖掘新的消費點。
近年來,鳳凰縣緊扣健康理念,將本地苦蕎與當地物產結合而研發的蕎麥美食,就是鳳凰旅游餐飲升級的一次探索,可謂推動當地旅游餐飲邁進3.0時代。以蕎麥燉雞為代表的蕎麥宴,溫潤滋補;小店里的蕎麥包子、饅頭,兼顧美味、低脂與便捷需求,供不應求。這不僅是食材的更替,更是飲食文化的蛻變。
于游客,蕎麥宴擺脫傳統旅游餐的高熱量、高脂肪困擾,是全新的消費體驗;于鳳凰,蕎麥系列美食促使餐飲從“飽腹”向“養生”進階,是擺脫低價競爭,解鎖新消費增長點的一次探索。借由蕎麥宴破局,鳳凰餐飲有望深挖康養湘西富礦,持續創新,讓美食成為牽引游客奔赴的持久動力,重塑古城餐飲輝煌,讓健康與美味在鳳凰的山水間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