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秀萍
“村舍煙火炊,廚藝韻悠長。村藝傳千古,鄉愁入畫章。”2024年保靖縣舉辦的“村廚村藝大曬”,不僅是一場美食與技藝的盛宴,更是“村”字號品牌推動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讓農民成為主角,堅持深挖本土資源,推動系統融合,用“村”字號品牌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堅守人民立場,筑牢鄉村振興。相信農民,依靠農民,是中國村廚村藝大曬成功的關鍵密碼,也是鄉村振興的核心要義。無論是為農產品拓寬銷售渠道,還是為鄉村旅游聚集人氣,亦或是為傳統技藝傳承搭建平臺,都與農民的切身利益緊密相連。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中,農民的根本利益是重中之重,要從物質生活的改善到精神文化的滋養,全方位多層次地構建鄉村振興與農民利益的緊密紐帶,凝聚鄉村振興的磅礴偉力,實現共同富裕。
深挖本土資源,增添鄉村振興亮色。村廚村藝大曬深度挖掘湘西本土的特色文化資源,將獨特的飲食文化、傳統技藝文化巧妙融入其中。實現鄉村振興,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量體裁衣”,把特色化作為現實道路,不斷整合、創新、合作,以特色宣傳活動為載體,拓寬產品推廣渠道,將資源優勢、文化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努力為特色產業產品打開市場銷路,用叫得響的產業品牌讓鄉村特色產業經久不衰。
推動系統融合,營造鄉村振興和美。中國村廚村藝大曬并非單一的美食或技藝展示,而是一場多元融合的盛會。它將美食文化與旅游產業相融合,吸引游客紛至沓來;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創意相融合,催生新的文化產品;將鄉村生活與生態環境相融合,打造宜居宜游的鄉村空間。鄉村振興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建立系統整體性思維,培育全局觀、綜合觀和聯系觀,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孤立、片面地看問題。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建設的戰略共識——“三生融合”(生產、生活、生態的融合),以融合之力,促進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打破城鄉二元壁壘,構建和諧共生的鄉村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