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2024年,湘西法院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努力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全州34個人民法庭共受理案件11394件,辦結10410件,審判執行質效逐步上升,譜寫了“小法庭 大作用”新篇章。
高位統籌謀劃部署有力
湘西法院堅持高位推動、靠前部署,持續推動把“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工作作為強基導向、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點工作納入黨委政府總體工作格局。
湘西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召開全州法院審判數據會商暨脫薄、“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工作推進會。
2024年年初,州中級人民法院組織召開全州法院“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工作推進會,安排部署全州法院“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工作。院黨組書記、院長彭建民說:“要通過抓實創建工作,優化司法職能發揮,結合轄區地域特色、文化特點和經濟社會發展程度,推動人民法庭整體工作高質量發展。”
該院成立了由院領導擔任組長,相關部門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并設立創建辦公室。出臺《關于開展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活動的通知》等文件機制,明確職責分工和工作目標,細化工作方案思路,為“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工作奠定組織制度基礎,確保創建活動整體有序推進。
高效推進勇于創新有效
州中級人民法院建立實地調研和現場指導工作機制,通過實地調研、建立溝通聯絡平臺、現場指導等方式,明確重點培育對象和工作任務,找準“抓前端,治未病”的創建工作著力點,積極開展全面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活動。
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烏蘭察看永順縣人民法院芙蓉人民法庭少年審判庭。
組織干警赴“楓橋經驗”誕生地的浙江諸暨考察學習,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視野,更好把握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要求,助力“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立足工作實際,注重培育精通民族語言的法庭干警,推行“雙語審判”,在尊重民族傳統與習俗的基礎上,用方便少數民族群眾接受的方式化解矛盾糾紛。深入挖掘法庭駐地的紅色資源,讓紅色基因深度融入法庭干警精神血脈,激發主觀能動性、提升司法服務水平。
鳳凰縣人民法院吉信人民法庭通過法律與民俗的巧妙結合,處理一起涉苗族銀飾退還的離婚糾紛。
主動融入社會治理大格局,強化創建工作協調匯報,爭取各方關懷和指導,匯集多方力量形成創建合力和動力。2024年5月,州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吳凌頻到永順縣人民法院芙蓉人民法庭調研指導創建工作,詳細了解“人大代表+”矛盾糾紛源頭化解聯動機制的運行情況。12月,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烏蘭到永順縣河畔社區和芙蓉人民法庭訴前聯調工作室,詳細了解和合調解室解紛、“人大代表+五員”等工作情況。
高標創建履職擔當有為
2024年2月,強凍雨災害導致永順縣芙蓉鎮某停車場車棚垮塌,致28輛汽車受損。芙蓉人民法庭了解情況后,立即組織調解室和社區工作人員前往現場,通過交調委協調保險公司,對所有車輛進行定損并及時組織調解。該次事故受損的車輛均得到妥善解決,沒有一起糾紛訴至法院。這是芙蓉人民法庭按“1+5+N”工作機制成立景區調解室,就地化解涉旅糾紛眾多場景的一個縮影。
鳳凰縣人民法院吉信人民法庭在處理一起涉及苗族銀飾退還的離婚糾紛時,積極探索法律與民俗的和諧融合之道,主動邀請當地的苗族長老和民俗專家參與案件的調解,最終通過法律與民俗的巧妙結合,成功實現了雙方的和解。
花垣縣人民法院邊城人民法庭化解“插花地”糾紛,圖為糾紛聯調現場。
花垣縣人民法院邊城人民法庭辦理的因承包地界爭議引發的糾紛中,雙方承包地存在“插花地”(指兩區之間沒有明確歸屬的區域),導致雙方積怨已深。邊城人民法庭考慮到雙方是不同省份的村民,風俗習慣存有差異,調解可能有難度。主動向邊城鎮報告,邊城鎮啟動邊區矛盾糾紛聯調協作機制,組織涉事人及雙方鄉鎮、法庭、司法所、所在村干部等代表進行聯合調解,經依法多次調解,雙方持續多年的積怨得以化解。邊城人民法庭立足區位特點,不斷探索矛盾糾紛前端化解和實質化解的有效機制路徑方法,在邊區演繹了一則則生動的解紛故事。
湘西法院將持續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人民法庭的司法功能與社會功能,結合地域特點、人文民俗、社會關注等因素,不斷探索切實有效、切實可行的方法路徑,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昂揚的風貌和更加務實的作風,持續加強專業法庭打造與特色審判建設,努力讓楓橋式“小法庭”發揮司法服務“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