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鳳凰縣沱江鎮三王閣社區開展“打糍粑、送春聯,濃濃‘年味’迎新春”活動?;顒硬粌H吸引了不少群眾,還吸引了外國友人參與其中。 團結報特約全媒體記者 黃文淵 通訊員 伍陵志 田容小 攝
團結報全媒體記者 彭寧
“China Travel”火了!
我們先看全國——國家移民管理局1月14日發布數據,2024年,共簽發外國人簽證證件259.7萬本次、同比上升52.3%;免簽入境外國人2011.5萬人次、同比上升112.3%。各項利好政策不斷推出,讓入境游客“說來就來”游中國成為現實,帶火了我國入境游市場。
再看湖南——2024年湖南接待入境游客322.4萬人次,同比增長187.7%。1月11日,湖南18個部門聯合出臺的《促進湖南入境旅游發展的十二條措施》發布,將2025年定位為入境旅游發展年。
最后回到湘西——湘西州文化旅游廣電局1月15日發布數據,2024年湘西州接待入境游客33.9萬人次,同比增長近4倍,創歷年入境游新高。
從數據中清晰可見,2024年的入境游市場可謂熱潮涌動。可以預見,2025年入境游也一定會成為拉動文旅經濟增長的重要一極。
那么,瞄準“打造國內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的湘西州,要如何接住這波入境游的流量,有沒有可能借勢玩一把“彎道超車”?
最快捷的路是“搭車”,搭上鄰居“國際張”的“順風車”。
來看一看“國際張”2024年入境游這份亮閃閃的成績單。2024年,張家界接待入境游客超183萬人次,占了全省入境游客接待量的一半還多;入境旅游創匯10.08億美元,同比增長504.3%。張家界口岸出入境53.2萬人次,穩居中西部非省會城市第一。
巧得很,1月7日,張吉懷旅游共同體第一屆市州委書記聯席會議召開,進一步深化張吉懷旅游區域合作,統籌謀劃推介大湘西旅游資源,推動大湘西旅游高質量發展。
那么,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深度融入張吉懷旅游共同體,借勢張家界在國際旅游市場的高知名度,吸引其入境游客分流至湘西州,實現客源共享;聯合開展旅游宣傳推廣活動,借助張家界成熟的國際營銷渠道,搭載宣傳快車,提升湘西州在國際游客中的曝光度。
當然,打鐵必須自身硬,“搭車”同時也得自己努力“造車”。
若想打造一輛獨具湘西魅力的“文旅快車”,就得立足神秘湘西差異性的文化資源。深入挖掘土家族、苗族民族文化精髓,將民族文化元素深度融入旅游產品開發、景區建設和旅游服務中。根據不同客源國游客的文化背景和興趣愛好,量身定制特色旅游線路和產品。加大對特色旅游商品的研發和推廣,以民族文化為核心,打造針對國際游客喜好的旅游商品。建立旅游商品品牌體系,加強品牌宣傳和保護,提高湘西州旅游商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在旅游設施方面,急需一場適應入境游的全面升級大改造。交通上,繼續打造“快進慢游”旅游交通體系,不僅要讓游客能快速便捷地抵達湘西,還需在州內構建起高效舒適的內部交通網絡。景區里,設置清晰易懂的多語言標識牌,涵蓋英語、日語、韓語等熱門外語,以及一些小眾但潛在游客群體較多國家的語言,確保每一位游客都能毫無障礙地暢游景區。
硬件升級同時,軟件提升也迫在眉睫。我們急需培養一批精通外語且熟悉湘西文化的專業導游團隊。他們不僅能用流利的外語為游客詳細講解景點背后的歷史故事、文化內涵,還能在游客遇到問題時,及時給予貼心周到的幫助。餐飲方面,各景區餐飲場所盡可能提供符合國際口味的改良版湘西美食,讓游客在品嘗美食過程中感受湘西飲食文化的包容與魅力。住宿方面,酒店和民宿工作人員要加強國際禮儀培訓,提升國際接待能力,從服務的每一個環節中努力讓游客感受到尊重與關懷。
如果再往高版本升級的話,我們還得緊跟時代潮流,借助數字科技力量,努力實現跨時空為游客“種草”湘西。搭建一個功能強大的國際旅游數字平臺,用生動有趣的高質量視頻和圖文展示湘西的美景美食和民俗文化。入境游客在平臺上就能輕松預訂門票、酒店,查詢旅游攻略。利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技術,開發沉浸式的旅游體驗項目,讓游客“瞬移”至湘西,身臨其境地感受鳳凰古城的悠然、德夯大峽谷的壯美,或是參與一場熱鬧非凡的苗族盛大節慶,激發他們對湘西的向往。
如此“雙管齊下”,一邊借力“搭車”,一邊精心“造車”,湘西就能接住這波“入境游”的流量,在國際旅游舞臺上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