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躍強
編者按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萬物競發,生機勃勃,正是干事的好時節。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需要每一個人擼起袖子加油干。即日起,本報推出《“干”在春天》系列評論,敬請關注。
不想做事,不少人有這樣的心態。他們要么選擇“躺平”,要么選擇“擺爛”,要么變得“佛系”,要么變成“演員”。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事情關己,不慢不急。
之所以不想做事,責怪現實較多,追問自己太少。毋庸諱言,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哪有不勞而獲,哪有唾手可得?努力的人,總會被看見。
這種心態,問題嚴重。哀莫大于心死。于個人而言,傷心比傷身更可怕。于單位而言,三個和尚沒水喝。于國家而言,好不容易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如果人人再“躺”下去,恐怕又要“昏睡百年”了。
為了民族復興偉業,為了中國式現代化,我們還真不能“躺”下去。
春天來了,花兒都知道開,草兒都知道長,樹兒都知道發芽,人兒為什么不知道干活?!“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諸葛亮在春天里胸懷天下,蓄勢待發。“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的憂樂觀,激勵了無數人奮斗不息。
干部干部,“干”字當頭。古今中外,有哪一個國家,哪一個人,哪一件事,不是靠“干”成功的?!躺平是躺平者的墓志銘,追夢是追夢者的通行證。擺爛不是本事,佛系不是能耐。與其擺爛,不如燦爛。與其佛系,不如努力。
春天的旋律已經響起,哪怕戴著鐐銬,我們也要跳舞。不光要跳,而且要跳好。不光要跳慢三慢四,而且要跳快三快四,甚至倫巴或者探戈。
帶著春天的夢想,我們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