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報全媒體記者 伍珊珊
1月23日,正值南方小年,呂洞山脈之巔的保靖縣呂洞山鎮排捧村,雖因海拔高寒風凜冽略顯寒冷,但一場喜慶的分紅儀式卻如冬日暖陽般溫暖了村民們的心田。
一大早,保靖縣委宣傳部駐排捧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彭武就率領隊員和村干部們忙前忙后,準備著2024年度保靖縣呂洞山片區云霧糯高粱分紅儀式的事宜。
談及排捧村的當家產業,“高粱”無疑是最佳的答案。
“來到排捧村后,我就想要繼續發展當家產業,強大村集體經濟。”彭武說,駐村工作隊深知,要想讓排捧村真正富裕起來,必須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我們呂洞山海拔高、溫差大,有助于高粱的養分吸收,高山云霧高粱是釀造馥郁香型白酒的好原糧,當然最主要還是得益于湘西州實施酒業全產業鏈建設。”2022年初,酒鬼酒公司受邀來到排捧村進行建設云霧糯高粱基地前期考察,被當地獨有的高山氣候所吸引。
秉承選用優質原料源頭把控品質的原則,雙方在州科工信局等多方牽線搭橋下,達成合作。隨后,該公司多次委派專家加強技術培訓和田間指導。在多方努力下,同年,排捧村試種了50畝高粱,初見成效。
2023年,排捧村將高粱種植面積擴大到了330畝,產量118噸,實現村集體收入106萬元。
同時,為解決農戶種植高粱的后顧之憂,雙方又積極推廣“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訂單農業模式,確定保底收購價,既保證高粱種植戶種得安心,也確保酒業原糧收得放心。
“2024年高粱種植面積達1150畝,總產量350噸,總收入270萬元,帶動428戶農戶增收。”分紅大會上,村黨支部書記龍長金說。
“剛開始我對種糯高粱是猶豫的,村干部給我吃了顆‘定心丸’,我這才下定決心,沒想到一種就成功了。”種植大戶龍子留笑著說,“這兩年,村里還組織我們種植戶到外地學習技術,不僅品質越來越好,產量也越來越高。”
云霧糯高粱種植產業的持續發展,讓“看得見”的集體糧食資產變成了“摸得著”的年終紅利。
與此同時,駐村工作隊還聯合村“兩委”,積極發展高山野生香椿芽、高山蔬菜示范基地、高山水稻示范基地等農業產業,并成立湖南呂洞山布瓦壁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集中收購村里種植的農產品,統一真空包裝后銷往吉首、臨湘、長沙等市場。
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駐村工作隊也一直關注著該村文旅產業的發展。
“排捧村是傳統苗寨,保留了傳統古村落的原始風貌,還擁有布瓦河、布瓦壁懸崖、苗王洞等多個景點,還有不少苗族傳統文化,旅游資源極為豐富。”彭武說。
在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帶領下,排捧村結合自身特點,以呂洞山鎮正在打造“保靖黃金茶特色小鎮”,圍繞“一山、一谷、一環、六寨、九沖、十二嶺”建設傳統村落連片保護區和茶旅融合發展示范區的契機,發揮自身優勢,發展文旅融合產業,在傳統古村落保護性發展中積極謀劃鄉村振興。
現在的排捧村,不僅每家每戶有著拿手產業,同時,這種以體驗鄉村慢生活、感受田園好風光為亮點的旅游發展道路,讓人們在這場文旅融合發展的“持久戰”中吃上了長久的“生態飯”。
“村民們依靠保靖黃金茶、高山大米、高粱、高山野生香椿芽等一系列農副產業增收致富,還利用自身優勢發展旅游產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價值!”龍長金說。
當天下午分紅儀式后,村民們還聚在一起殺年豬、打糍粑、領糧油,暢談著來年的美好期望。
傍晚悄悄來臨,家家戶戶亮起了燈,炊煙繚繞在排捧村的河流、田園與遠山之間,一片片笑聲回蕩在呂洞山之巔。
乘著精準扶貧的“風”,排捧村脫了貧。如今,再迎鄉村振興的“風”,排捧村正向著和美鄉村方向,“戰”在高山上,開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