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報全媒體記者 楊繼東 實習生 趙若蕃
立春不久,湘西大地寒意仍濃。2月14日,記者跟隨駐村第一書記向冰的腳步,走進吉首市乾州街道西門口村,實地聆聽一個個暖人的駐村故事。
今年56歲的向冰是吉首市交警大隊一名資深民警,自2022年駐村以來,帶領工作隊扎根山村,用實干與熱情為村民解難題、謀發展,讓這個以蔬菜產業聞名的城郊村煥發出新的活力。
破題產業困局
駐村之前,作為秉公執法的“老交警”,向冰與許多村民“不打不相識”。“一個交警,能不能做好村里的工作?”面對質疑,向冰用自己的行動作出了回答。
馬鈴薯是西門口村的一項支柱產業。 但2022年的一場大旱,影響了馬鈴薯種植。年底,向冰與工作隊積極爭取市政府政策支持,通過發放優質薯種、化肥和農藥等舉措進行“冬補”,并采取“保價收購”模式,確保馬鈴薯收購價穩定在每公斤2元以上。“那年雖大旱,但收入不降,全村2000畝的馬鈴薯支柱產業保持穩定。”村民們記憶猶新。
如今,西門口村不僅擴種馬鈴薯,還進行白菜、橄欖球菜等輪作 ,蔬菜產業鏈愈發完善。2024年5月,村里迎來數十萬斤馬鈴薯豐收,亟待市場銷售。向冰和村兩委一班人,及時聯系了十來名主播開展“田間直播”,僅用10余天時間便銷售一空,化解了馬鈴薯銷售難題。“直播那陣子,向書記天天忙到夜里十點,還在幫我們裝車發貨!”村民們的話語里滿是感激。
暖心幫扶到戶
今年 68歲的吳大媽早年因家庭變故封閉自我,就連村干部都難進她的家門。2022年駐村伊始,向冰就上門找她談心,盡管吃了一次又一次的“閉門羮”,仍不放棄。當年底,向冰為她墊付了800元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并落實低保政策,讓這個特殊的家庭重燃希望。“有了政府的幫扶,我家生活有了盼頭,這都多虧了向書記!”老人拉著向冰的手久久不放。
這樣的暖心故事并非個例。村民吳勝文患有心梗,妻子殘疾,母親也長期患病在家,靠著種土豆、打零工維持一家生活。向冰在了解到情況后,一方面落實聯系干部為其定期送藥,另一方面送上種植扶持政策,還幫助辦理三輪車駕駛證,支持其跑運輸。單身漢余老三想發展雞鴨養殖創業,但苦無啟動資金,向冰從自己的工資中擠出1000元幫他買來200多只雞鴨苗。當年余老三養殖的優質生態雞鴨就熱銷周邊市場,生活狀況得到大幅改善。過端午節時,他特意給工作隊送來兩只雞鴨:“沒有向書記幫忙,我哪能過上這么好的生活!”一樁樁村民的“小事”被向冰記在心頭,做成一件件駐村幫扶的實事。
筑夢沃野田間
新春的西門口村,不僅洋溢著團圓喜慶,更涌動著建設發展的熱潮。目前,村里200畝“小改大”高標準農田項目已進入建設施工倒計時。
這一項目通過平整土地、完善灌溉、施肥等農業生產設施,可使馬鈴薯等蔬菜的產量得到進一步提高。雖說土地“小塊連片、產權不變”,但畢竟界限打破,村民們難免擔心。
2024年項目一確定,向冰帶領村組干部就啟動前期工作,對項目涉及的50多家農戶一一上門走訪,宣講政策,做通大家的思想工作,消除心中的顧慮。年前,市國土規劃部門已經完成了項目的畫圖設計,向冰說:“村民同意率超過95%,辦好土地確權手續,等土豆豐收后就動工!”
站在田坎上,向冰望著遠方春意盎然的山巒和炊煙裊裊的村寨,信心滿懷。這位“老交警”與西門口村的故事,正隨著春天的腳步,翻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