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逸飛 舒婷
“感謝人社局給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和實踐平臺,讓我能夠在實踐中學習和成長?!备咝.厴I生彭霞走上就業見習崗位,從毫無工作經驗的職場“小白”,變身基層工作“多面手”,工作技能得到大提升。
“每個月都有工資,家門口就能就業,還給我交保險,我很滿意?!?6歲的普戎鎮波溪村脫貧人員于平,走上了保潔員崗位后,覺得生活越來越有奔頭。
市民劉祝蘭通過參加保靖縣技工學校的免費培訓班,成為一名專業的茶藝師,掌握了就業增收的一技之長,目前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
……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一年來,保靖縣緊盯重點群體就業難題,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多措并舉促進青年等重點群體高質量充分就業,千方百計穩住“最大的民生”。
2024年1-12月,全縣城鎮新增就業2778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996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422人。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規模繼續增加,脫貧人口務工規模超過38689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局勢總體穩定,城鎮調查失業率持續下降。
多維發力,完善“家門口”就業服務體系
就業公共服務體系作為連接經濟發展與民生福祉、產業與就業、勞動力供給與需求、用人主體與勞動者的重要環節,在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為打通就業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該縣充分發揮各鄉鎮、街道就業工作“前沿陣地”作用,積極推動就業服務向基層下沉,推行“大數據+鐵腳板”服務模式,實現就業公共服務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就業困難群體傾斜。
該縣依托縣—鄉(鎮)—村(社區)三級信息網格,全面摸清零就業家庭、低保家庭、殘疾人、長期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的就業狀態、就業意向、培訓需求,并依托人社一體化業務經辦平臺,扎實做好務工信息動態管理,精準掌握外出務工人員就業狀況,對有就業意愿的人員“一對一”開展“311”就業服務(三次崗位推薦、一次職業指導、一次免費培訓),實現就業服務100%全覆蓋。
打造貼近群眾、服務到家的零工市場——“幸福驛站”,為用工主體和零工群體搭建牢固的“供需橋梁”。秉承共建共享理念,將“幸福驛站”打造成集黨建課堂、就業指導、政策咨詢、愛心活動于一體的新就業群體愛心驛站。截至2024年底,全縣各類零工市場發布崗位6000余個,接待求職者咨詢5000余人。
此外,把創建充分就業社區作為就業工作的重要切入點,將其納入就業工作整體規劃,多措并舉,精準施策,充分發揮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作用,著力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目前,全縣已創建7個充分就業社區(村),實現基層就業服務平臺建站覆蓋率達100%。
突出重點,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
2004年以來,保靖縣人社局堅持前伸后延、統籌協調、分類施策,多渠道促進重點群體穩定就業,有效破解“招工難”“就業難”并存的結構性矛盾,促進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為推動供需精準匹配,2024年以來,人社局組織隊伍到縣內企業走訪,為企業送政策、送服務,推動民營企業在拓展崗位、招聘服務、組織見習等方面與人社部門加強協同聯動,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和見習機會。通過“人社一體化信息平臺”和“求職登記小程序”積極做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登記工作,精準推進就業服務。截至2024年12月底,共舉辦40場次招聘會,累計提供崗位2.7萬余個;全縣17個就業見習基地,新增就業見習139人,在崗133人。
保靖縣人社部門積極發揮部門職能作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增加脫貧勞動力穩崗增收。持續推進省內外勞務協作帶動就業這一“新路子”,摸清底數、建立清單、精準對接,有組織勞務輸出完成11018人。落實未就業雨露計劃畢業生就業幫扶政策,為77人提供就業服務,就業服務率達100%。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1018個,其中殘疾人92人。創建79家就業幫扶車間,共吸納997名脫貧勞動力務工。共為農民工追回工資476萬元,涉及農民工人數287人。進一步優化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交通補助政策,為3萬余名符合補助條件人員落實一次性交通補助,落實率達到100%。
援企穩崗,當好助企紓困“店小二”
“2024年以來,我們共收到人社部門發放的物流補貼1萬元、場地補貼1萬元、創業補貼1萬元。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這筆錢有效促進了企業職工穩定就業。”保靖縣品源茶葉產銷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龍曉麗說,在人社部門企業服務專員的幫助下,企業被認定為就業幫扶車間,吸納51人實現就業,并獲得了資金補貼。
2024年以來,保靖縣人社部門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為引領,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為抓手,圍繞“保經營主體、穩就業崗位”這條主線,推動社會保險補貼、職業培訓補貼等就業政策集中兌現,合并實施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和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下大力氣抓好“降、緩、返、補、擴”政策落實,鼓勵企業吸納就業。截至2024年底,已有30家企業享受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落實穩崗補貼金額16.34萬元;通過階段性減免失業保險費率,為中小微企業免征失業保險費用545.95萬元。落實就業幫扶車間扶持政策,為79家幫扶車間發放資金200萬元。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0152人,享受失業金待遇539人次,發放失業金76.9萬元。
在惠企政策精準落地的同時,為鼓勵自主創業,保靖縣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保靖縣全民創業帶動就業工作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不斷完善創業帶動就業保障制度,對有創業意向的人員提供政策咨詢、孵化服務、創業補貼、擔保貸款等一系列服務,在發揮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的同時,增強市場活力。近年來,依次啟動毛溝鎮、呂洞山鎮創業帶動就業重點鄉鎮建設,成立了保靖縣創業者協會,并定期召開創業者協會成員大會,截至2024年底會員共計429人。此外,保靖縣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新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入駐企業達32家,針對入駐企業,為減輕初創企業負擔,實行場地租金、物業管理費、水電費、網絡費等費用全免,全年共計減免各項費用34.62萬元。舉辦了“保靖縣創業成果展示”活動2次,大力促進創業交流與合作,打造全民創業的良好氛圍。
一系列精準有效的就業政策組合拳助力企業爬坡過坎,成為穩就業的有力支撐。縣人社部門還充分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思維,持續推行政策找企、免申即享、直達快享等經辦模式,持續優化待遇申領流程,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通過援企穩崗促就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將就業政策紅利轉化為企業吸納就業的不竭動力。
擦亮品牌,讓高質量就業更有“范兒”
職業技能是立身之本,是脫貧之源,是致富之道。
作為黃金茶之鄉,保靖黃金茶享有“一兩黃金一兩茶”“可以喝的文物”等美譽。然而,茶葉產區季節性“缺采工、采工貴”成了制約保靖縣茶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诖耍摽h人社部門按照“抓培訓、強技能、育品牌、促就業”的工作思路,把市場需求與脫貧人口就業意愿緊密結合,培育打造了省級勞務品牌“保靖黃金茶制作工”,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擴寬脫貧群眾就業渠道,提高就業質量。為擴大“保靖黃金茶制作工”勞務品牌影響力,保靖縣連續3年舉辦“保靖黃金茶制作技能競賽”,為技能人才提供展示自我、共同交流的平臺,營造技能成才、技能強縣的良好氛圍,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質茶產業人才隊伍。目前,保靖縣有茶農6萬人,茶產業帶動就業10萬余人。
此外,積極對接園區企業用工需求,圍繞焊工、挖掘機、叉車司機、育嬰員等用工緊缺行業工種,采取“人社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合格證書”雙證模式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有效提高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2024年以來,保靖縣共培訓各類勞動者3353人次,并完成專項職業能力考核826人,完成創業培訓206人次。經過培訓,就業穩定率可達95%以上,取得了“培訓一人、轉移一個、致富一家、帶動一方”的良好職業技能培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