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報全媒體記者 彭文海 向漢品 陳海泉
清晨的陽光,溫柔地灑在古丈縣斷龍山鎮米多村這片綠色的土地上,田野之間,山崗之上,一座嶄新的現代化養殖場在晨光中漸漸清晰。
2月18日,記者走進古丈縣志興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的養殖場,空氣中彌漫著忙碌而又充滿希望的氣息。春風里,一個身影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年輕的創業者付其林。
今年40歲的付其林,個子不高,頭發稍顯凌亂,但那雙充滿自信和堅毅的眼眸卻格外明亮。此刻,他正穿梭在雞舍與各個工作區域之間,腳步匆匆卻沉穩有力。他以前從事汽車維修行業,于2021年偶然接觸到現代養殖理念后,內心深處那顆渴望改變家鄉面貌的種子迅速生根發芽。
回想創業初期,困難重重。資金短缺、技術難題,每一個問題都像一座大山橫在他面前。“那時候真的很難,但我相信政策這么好,只要堅持,就一定能成功。”他感慨地說。
走進養殖場,寬敞的雞舍內,一排排雞籠整齊排列,先進的自動化養殖設備高效運轉,如同訓練有素的 “智能管家”。飼料和清水通過自動化喂食系統和飲水系統,被輸送管道精準地分配到每個雞籠,確保每一只雞都能按時享用 “美餐”。智能溫控設備的溫度、濕度傳感器如同忠誠的 “衛士”,實時監測著雞舍內的環境,為雞群提供最適宜的生長條件。監控系統電子屏幕實時顯示著雞群的健康狀況和生長數據,現代化的設備讓養雞變得高效而輕松。
在包裝車間里,工人們嫻熟地將剛剛產出的新鮮雞蛋進行分揀包裝。養殖場每日產出雞蛋10萬多枚,這些雞蛋如同承載著希望的 “金蛋”,銷往全國各地。
在養殖場的另一側,是雞糞綜合利用加工廠。曾經令人頭疼不已的雞糞,如今正上演著“變廢為寶”的傳奇。雞糞經過加工后,制作成富含氮、磷、鉀等多種營養成分的有機肥料,去年已銷售300噸,不僅成功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還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
養殖場周圍的田間,30多個大棚內的羊肚菌長勢正旺,那是公司利用自己生產的有機肥料,新發展的種植產業。
目前,公司已投入資金2100萬元,建成了12.5萬羽蛋雞的養殖規模,去年利潤近400萬元。接下來,將按規劃完成三、四期工程建設,養殖規模將達到30萬羽。“公司取名‘志興’,隱含的意思就是,要有志于鄉村振興,通過‘公司+合作社+科研院校+中心示范場+基地’運作模式,構建養種循環農業全產業鏈,讓鄉村的明天更加美好,讓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付其林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