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穎 鄧涵
近年來,隨著基層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和基層治理體系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青年干部投身于基層建設事業,基層干部年輕化、專業化趨勢越發明顯。青年干部是進一步完善和改進基層工作的生力軍,是未來基層建設主要群體,應當堅定理想信心,深耕基層知識,破解群眾難題,在基層工作中敢擔當、勇作為,肩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
要多讀理論文章,堅定理想信心。青年干部要練就“金剛不壞之軀”,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政治上的堅定來源于理論上的清醒。因此在忙碌的工作中不要停下自己的“求學之路”,要發揚“擠”和“鉆”的精神學習黨的先進理論,工作中將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緊緊圍繞人民需求和國家需要自覺加強鍛煉,克服本領恐慌,筑牢思想之基,不負群眾信任。
要多走鄉間小路,深耕基層知識。調查研究是黨的“傳家寶”。初入崗位,青年干部面對各種紛繁復雜的基層工作,必須將調查研究作為激發工作創新活力的源頭活水,想要融入基層就得先了解基層,從基層一線以小見大,以實干深耕基層知識。用腳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穿過村落中的條條小巷,去領略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和人民淳樸的期盼;走過田間地頭,去感受農耕勞作和產業發展的新希望;在走村入戶時想高一層、想細一點、想深一步,將調查和研究結合起來,將找準問題和解決問題都落在實處。
要多坐萬家板凳,破解群眾難題。小板凳是了解社情民意的大平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青年干部要沉下心來,坐在小板凳上談家長里短,聽當地方言,了解群眾的急難愁盼,和群眾產生情感共鳴,把板凳坐熱了,群眾的心才能暖起來,把民心當做最大的政治,就能和群眾產生血肉聯系;坐在小板凳上汲取群眾智慧,凝聚群眾力量,拜群眾為師,從樸素的言語中尋找破解工作難題金點子;把同一條板凳坐好,涵養“一枝一葉總關情”的初心情懷,精準契合群眾的所思所盼,對群眾急難愁盼的事要有時時放心不下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塊,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深化自己的認同感和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