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報全媒體記者 陳海泉 向漢品 彭文海
2月18日,在古丈縣斷龍山鎮梅塔村,1米多高的木瓜林在起伏的山嶺中格外顯眼。林下干凈整潔,零星的微小花苞點綴著茁壯的樹枝。
“4年前,這一片山坡種植的是煙葉。后因土質不適,就栽種木瓜樹了。木瓜林共有500多畝,200畝是大戶向彭的,其余是11戶村民的。”村黨支部副書記向勝付說。
向勝付介紹,木瓜分為食用木瓜和藥用木瓜。他們所栽種的藥用木瓜,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也可制作成木瓜酒、木瓜果脯、木瓜罐頭等產品。
種植大戶向彭是梅塔村黨支部書記,今年35歲,也是一名退役軍人。擔任村支書后,他種植過通草、黃精等中藥材,先后都失敗了。
“現在,村里約85%的年輕勞動力在外務工。老百姓都愿意做一些吹糠見米的事,沒做出成績前,發動再多都是白忙活。引領才是最好的說服力,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回鄉,我作為村支書責無旁貸。”向彭說。
向彭結合村里現有的勞動力結構、有大面積荒山坡地等實際情況,汲取前兩次失敗教訓,慎重思索一條合適的產業路。經過多方打聽,他得知藥用木瓜一般栽種在陽光充足、土質疏松的山坡地,培管相對容易,有勞動力的老年人都可以種,于是決定試一試。經過多次到湖北考察,向當地的專家學技術、管理,與當地老板達成合作。2021年,向彭通過“大戶+合作社”運作模式,栽種了200畝藥用木瓜。2024年8月,收獲約2500公斤鮮果,收入6000多元。試種成功讓他充滿了信心,也讓村民看到了希望。當年9月份,向彭申請了政策資金,購買樹苗免費發給11戶村民。現在,梅塔村采用“村民+合作社”模式,木瓜種植面積已發展至500多畝。
“一畝地盛產時按去年的價格就有9000多元收入,曬干后收入更高,管理又簡單,有信心干。”向彭說,“每年3月至4月,木瓜林花朵盛開,也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我們計劃建一個木瓜干果初加工工廠。同時,發動村民用木瓜樹扮靚房前屋后,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向彭對未來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