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 楊宇 吳岸江
近年來,鳳凰縣全力建好用好名師網絡工作室,并充分發揮名師的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基礎上,以教育資源優質均衡化推動縣域教育高質量發展。
鼓勵群英奮進 力促教育均衡
2023年底,鳳凰縣組建了田東名師網絡工作室、姚娟名師網絡工作室、楊久菊名師網絡工作室、廖志剛名師網絡工作室等13個名師網絡工作室,正式開啟了“線上線下整合、課內課外融通”的教育新生態。
據了解,工作室跨學科、跨校區、跨年齡段組隊,全縣共有288名教師加入團隊。成員既有初登講臺的年輕人,也有即將退休的老教師,涵蓋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美術、信息技術等多門學科。工作室首席名師由教學功底深厚、教學經驗豐富且教育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擔任,核心成員均為師德師風和教學質量過硬的優秀教師。兩年多來,各工作室團隊通過示范課、研討課、講座、集體備課等形式,對內互幫互助,對外強化交流,持續開展線上線下教育教學活動。無論是城鎮學校,還是農村學校,都有他們的示范課堂。
各工作室實施學習培訓、結對互助等計劃,先后前往長沙、廈門等地學習培訓,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與全國名師交流教學經驗,促進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的教育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同時,各工作室又積極送教送培下鄉,將優質教育資源帶到禾庫、兩林等偏遠學區,提升當地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體驗。
自成立以來,工作室自行開展的教學教研活動達80余次,范圍覆蓋全縣33所學區(校),惠及師生3萬余人次。一個個工作室仿佛一座座橋梁,連接起優質教育資源與基層學校的需求,為全縣教師搭建了互動交流、共同成長的平臺,對縮小城鄉、校際教育水平差距,實現城鄉教育資源互補,促進農村教師專業化成長,帶動縣域教育水平整體提升作出了積極貢獻。
推進智慧教育 助力教師成長
近年來,隨著教育信息化穩步推進,城鄉、區域數字差距逐漸縮小,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不斷擴大。各工作室通過引入新的教學工具和方法,豐富教學手段;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過程,推動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革新與升級,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使教學更加生動有趣,為師生提供更加個性化、精準化的學習方案。
例如,龍開銀名師網絡工作室積極探索教育數字資源建設與應用,著力提升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黃琳斯名師網絡工作室則利用網絡開展雙師課堂,主講教師通過平臺遠程授課,與偏遠學區的學生實時互動,學區的輔助教師則在現場進行組織引導、答疑解惑,配合主講教師完成教學任務。雙師協同,既解決了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問題,又為學區教師提供了教學范例與方法。
在先行者的推動下,其他工作室不斷跟進效仿、學習精進,資源共享、互動教學、線上研修、大數據分析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教育教學中,越來越多的師生從中受益。
此外,工作室還致力于跨學科、跨學段、跨學校、跨年齡段合作,探索發展新路徑。例如,楊眉名師網絡工作室立足湘西地區教育現狀,以“基于新課標新教材的高中地理實驗課教學策略研究”作為研究課題,吸收了一大批青年教師加入工作室,并組織野外考察活動,加深成員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姚娟名師網絡工作室積極探索物理實驗教具改進與實驗教學創新,帶動多名師生參與科技大賽比武;田東名師網絡工作室通過開展自然生態研學活動,實地探訪花垣十八洞等地,讓工作室成員親身體驗湘西地區的自然美景與生態風貌,拓寬了對生物多樣性的認知視野;歐燕名師網絡工作室圍繞“大單元教學”開展研修活動,通過撰寫心得體會、教學設計比賽等方式,推動教師對新課標的深入理解和實踐……一系列具體措施不僅提升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更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元的學習資源和環境。
“請進來”為工作室輸入新鮮血液,“走出去”為工作室注入前進動力。目前,工作室共有省、州、縣級立項課題80個,發表論文12篇,獲獎品類眾多。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未來,各工作室將持續開展“青藍工程”、線上線下教學教研、精品課大賽、科技大賽、送教下鄉等活動,進一步促進青年教師成長,持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提升教師綜合素養,為全縣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