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
(二〇二五年三月十二日)
春色滿山河,萬物競芳華。在這充滿生機、播種希望的美好時節,我們迎來了第47個中國植樹節。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作出建設美麗中國的重大戰略部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推動美麗中國建設,每年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為全黨全國上下樹立了表率。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生態文明建設寄予殷切希望,每次親臨湖南考察都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去年3月來湖南考察時再次囑咐我們“守護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綠水、藍天凈土”,為推進美麗湖南建設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
近年來,湖南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扎實推進生態強省、美麗湖南建設,大力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全省森林蓄積量達6.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53.15%,三湘大地綠意盎然、欣欣向榮。但客觀來看,湖南國土綠化提質任務仍然較重,缺林少綠、有量低質、重建輕管等問題比較突出,林木資源保護利用工作與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期盼還有差距。全省上下要深學篤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充分發揮林木資源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共同譜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湖南篇章。
植樹綠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堅持擴綠、興綠、護綠并舉,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堅持不懈推進國土綠化,加快推動長株潭生態綠心、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衡邵干旱走廊、南嶺和武陵山生態功能區等重點區域生態建設,推動水旁、路旁、村旁、宅旁等區域綠化擴面增量,開展森林撫育、退化林修復和林相改造,因地制宜、適地適種,做到種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積極拓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推進森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聯動發展,做大做強特色林果、花卉苗木、林下經濟、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等綠色富民產業,開展森林可持續經營,讓更多群眾捧上“金飯碗”、吃上“生態飯”。充分發揮林長制、河湖長制引領作用,抓好石漠化治理、重金屬污染土地修復、裸露山地綠化等難點問題集中攻堅,加強林草資源、野生動植物、濕地、古樹名木等全周期保護管理,精準防治森林火災、林業有害生物,切實守護好三湘大地的綠水青山。
植樹造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全省上下要大力倡導人人愛綠護綠的文明風尚,堅持各級領導干部帶頭、全社會人人動手,鼓勵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一茬接著一茬種、一代接著一代干,不斷厚植湖南的“綠色家底”。不斷創新義務植樹形式,持續開展“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推廣林木綠地認養認建、古樹名木保護等多樣化盡責方式,為廣大公眾參與義務植樹提供更便捷的途徑和更豐富的選擇。
增綠就是增優勢,植樹就是植未來。讓我們共赴“綠色約定”,從種樹開始,從自身做起,攜手種出三湘大地的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共同繪就美麗中國的湖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