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報特約全媒體記者 胡靈芝 通訊員 楊世方 章薇
手機化身“新農具”,網絡變成“新農資”,直播成為“新農活”……隨著網絡與鄉村的深度碰撞,瀘溪縣正綻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光彩。
近年來,瀘溪縣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優勢作用,積極探索網絡人士服務中心大局的著力點,搭平臺、強隊伍、聚合力,扎實開展“一村一品一主播·同心筑夢新農村”行動,不斷釋放網絡統戰“云動力”,煥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網聚同心:“新平臺”孕育新希望
臺上,“網紅”當老師傾囊相授;臺下,村干部變學生……2025年新春上班第一天,一堂以農產品電商銷售為主題的培訓課在浦市鎮五果溜村村部樓開講。
去年以來,在瀘溪縣委統戰部、縣新階聯的牽線搭橋下,五果溜村與縣新階聯會員、返鄉創業“網紅”唐美達成結對合作意向。2024年,唐美經營的“美微”農社線上銷售額突破30萬元,成功帶動鄉親們增收。
瀘溪縣以聯誼組織“廣覆蓋”為前提,深入推進“一會一家一基地”建設,持續提升網絡人士統戰工作效能。成立瀘溪縣新階聯數創分會,建成全州首個縣級“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之家”,打造以網絡人士為主體的電商產業園統戰工作實踐創新基地,為群眾學習教育、聯絡聯誼、建言獻策、創新創業、服務社會搭建優質平臺、提供貼心服務,召開全縣網絡人士座談會,開展“新心相連跟黨走·同心筑夢新時代”等學習實踐活動20余場次。同時,在全州率先開展新階層代表人士生日送祝福活動,發布全州首個“新階貸”專屬信貸產品,對接縣直部門梳理助力網絡人士創新創業優惠政策。
通過平臺載體凝聚起30名網絡人士代表隊伍,輻射帶動全縣廣大網絡人士,廣泛開展“瀘溪新力量”系列活動,“集群效應”有效彰顯。
向網而生:“新達人”引領新增量
“我們的米豆腐采用傳統古法手工制作,質地細膩,口感爽滑,家人們可以放心下單……”3月17日,一場“村味”十足的直播帶貨在該縣潭溪鎮且己村進行。
主播向明是“瀘溪商家主播陪跑訓練營”培訓學習的一名“新達人”。瀘溪縣積極探索“跨區互動”“校地聯動”人才培育新模式,大力培育農村電商實用人才。組織網絡人士赴株洲市新階聯、長沙市望城區交流學習,與阿里巴巴集團、廣東省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等聯合舉辦“瀘溪商家主播陪跑訓練營”“瀘溪村播達人培訓班”“瀘溪統一戰線鄉村振興骨干人才能力提升班”,孵化商家主播20余家(人),培訓電商人才2000余人次。組織“葡萄采摘節”網紅電商直播大賽,依托省州縣三級科技專家團,落實常態化的跟蹤服務機制,針對性開展服務指導。
村民變主播,流量變增量。越來越多的網絡人士助力瀘溪好物“出山”、美景“出圈”。目前,該縣在冊的“村播”“網紅”達120余人,累計建成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1個、縣農村電商物流倉儲配送中心1個、電商服務站點118個,打造涵蓋瀘溪椪柑、瀘溪鐵骨豬等10個特色子品牌的“沅味瀘溪”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田野新語:“新村民”編織新夢想
2024年,在外經營特色民宿小有名氣的浦市“能人”周明霞,在瀘溪縣委統戰部、浦市鎮馬王溪村的邀請感召下返鄉創業,成為馬王溪村的一名“新村民”。她積極發揮優勢投身鄉村建設,并引入央視鄉村振興觀察員孫恒團隊,以馬王溪村的鄉土文化和代代相承的精神創作村民共創型村歌《和美馬王溪》,讓優秀傳統文化可觀可感。
文化是鄉村的根和魂。近年來,瀘溪縣發揮網絡人士在網絡空間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樹立新風氣的積極作用,持續推動網絡“新村民”與鄉村“雙向奔赴”,為鄉村振興、和美村寨建設助力賦能。“走玩瀘溪”陳銳等網絡人士積極參與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弘揚,整理《浦市窨子屋》等非遺項目資料50余萬字,拍攝風土民俗短視頻總瀏覽量達5000余萬。他們通過將“踏虎鑿花”“儺面具”“鰲山燈”等非遺技藝搬進直播間,用網絡媒介為傳統文化資源賦予新內涵。
“網動力”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瀘溪縣成功打造沅江、武水沿岸同心美麗鄉村“江河示范長廊”,浦市鎮“五朵金花”成功創建為省級同心美麗鄉村示范片區,馬王溪村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和美村寨試點,鄉村面貌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