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再興
“讓城市不僅容得下西裝革履,也裝得下背簍竹筐,成為各類人群創新創業、自我實現、自我療愈的溫馨港灣。”近日,州委常委、吉首市委書記周立志的這番話,引發廣泛共鳴。這番質樸話語,蘊含著“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深刻理念,體現了對城市發展“高度”與“溫度”的辯證思考。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結晶,也是美好生活的寄托。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的繁華街道,展示著城市的現代化高度;而充滿煙火氣的農貿市場、方便實惠的“潮汐攤位”,則彰顯著城市的民生溫度。高度與溫度,如同鳥之雙翼、車之兩輪,共同推動城市的高質量發展。
高度,是城市發展的硬實力,體現在經濟的繁榮、科技的進步、基礎設施的完善上。一座擁有發達產業、先進技術、便捷交通、美麗環境的城市,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資源,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影響力。而溫度,則是城市發展的軟實力,體現在關懷市民、傳承文脈、呵護生態上。一座有溫度的城市,應該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就業創業增收,優化城市公共服務,全力提升群眾生活品質,這些舉措都是城市溫度的生動體現。
高度與溫度相輔相成。有高度而無溫度,城市就會成為冰冷的鋼鐵叢林,缺乏生機與活力;有溫度而無高度,城市就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只有將高度與溫度有機融合,城市才能既充滿發展動力,又洋溢著人文關懷。
實現城市高度與溫度的統一,關鍵在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人民需求出發,向人民滿意使勁。城市規劃和建設要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需求,從細節入手、從小事做起,用心用情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要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注重文化傳承、生態保護,持續改善人居環境,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文明城市創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讓我們共同努力,讓城市既有拔節生長的高度,又有暖意流淌的溫度,成為人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