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報特約全媒體記者 彭琴 通訊員 謝黎黎 彭開成
3月26日清晨,吉首火車站客運樞紐站內,發往矮寨鎮坪年村首班12路公交車緩緩啟動。車窗外晨光熹微,車廂內笑語盈盈——挎著竹簍的采茶工們坐著、站著,有的啃著熱乎乎的饅頭,有的整理采茶工具,還有的用苗語聊著家長里短。這條從3月中旬開通的“采茶專線”,每日穿梭于城區與茶園之間,載著生計,載著希望,更載著鄉村振興路上的溫暖。
吉首市15萬畝茶園正值采摘黃金期。清明前的茶芽嬌嫩珍貴,稍晚一天,價格便可能跌落過半。“嫩芽可不會等人!”吉首市一兩金茶業有限公司廠長楊再冬站在茶園,望著滿山忙碌的身影感慨道。他手頭的筆記本密密麻麻記錄著每日用工需求,“天氣轉暖后,芽頭一天能躥高一截,必須搶在老化前采完。往年最頭疼的就是采茶工通勤問題,山路遠、班車少,耽誤時間,影響產量。”
今年,這一難題被“采茶專線”化解。湘西乾城汽車運輸有限公司針對茶忙季需求,開通兩條臨時公交線路,覆蓋馬頸坳、矮寨、己略等核心產茶區,惠及4個鄉鎮23個村寨,日均增投運力40%,最早5時50分發車,最晚18時30分返程,班次間隔僅8到10分鐘。“12臺專車連軸轉,日均運送超5000人次,偏遠茶園也能準時抵達。”湘西乾城汽車運輸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正富介紹。
對58歲的施大姐而言,這趟公交車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生計專列”。天未亮,她便從家中出發,先送孫子上學,再準時登上首班車。“采茶手腳快,一天能掙百來塊,下午3點收工還能趕去接孫子放學。”她笑眼彎彎說道,“賺了零花錢,也不耽誤帶娃,兩全其美!”
車廂后排,石英大姐扶著背簍,她是第一次坐這趟公交,妹妹家茶園忙不過來,她特意從保靖縣趕來幫忙。“3塊錢車票,50分鐘直達,比轉幾趟車省心多了!”她笑著說。
90后女司機石如意認為這輛車不僅僅是交通工具,更是采茶工們的“移動保障站”。她是這條線路的“老熟人”,山路蜿蜒,她卻開得穩當。“阿叔阿嬸們采茶辛苦,我得把他們安全送到,然后下午再安全接他們回來,不耽誤他們接孫放學。”
50分鐘后,專車抵達坪年村茶園。晨霧未散,茶山已是一片沸騰。采茶人身背竹簍,手指如蝶舞般在茶樹枝頭翻飛,一捏、一掐、一拋,嫩綠的芽尖便落入簍中。施大姐動作最快,簍底很快鋪滿“金葉子”。“芽頭越小越值錢,得眼尖手快!”她擦了把汗,指了指遠處,“那邊幾個寨子的姐妹都是坐專車來的,人多采得快,茶園主也樂意開高價。”
一條“采茶專線”,串起的不僅是人與茶園,更讓“交通線”與“產業鏈”“旅游線”緊密交織。坪年村茶園旁,勵志創業的“影子姑娘”洪芳芳醋蘿卜店近日迎來一批批觀光客。“公交直達后,周末來體驗采茶和踏青的游客多了兩三成。”洪芳芳說,“不少人采完茶不僅來我店里吃粉、吃醋蘿卜,有些還要去苗寨吃飯、買茶葉,周邊農家樂生意都好多了!”
暮色漸沉,最后一班專車緩緩駛離茶園。車廂里,采茶人倚著茶簍小憩。石如意打開車燈,照亮了蜿蜒的山路。這條不足百里的“采茶專線”,正載著吉首的茶香與希望,駛向更遠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