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報全媒體記者 張衡 龍堯 實習生 龍樂曉
“我嫁女兒不要彩禮,只要女婿對她好,他們過得幸福就行了。”2024年,吉首市己略鄉紅坪村村民龍金星嫁女兒不收彩禮,只辦了簡單幾桌飯菜招待親友。此事在村里樹立了喜事新辦的文明榜樣,成為十里八鄉的美談。
紅綢輕舞酬良辰,移風易俗正當時。近年來,在湘西州的青山綠水間,一場以改革高額彩禮習俗為主軸的婚俗文明建設,正演繹著傳統與現代交融的生動實踐。從夯基壘臺的公約制定,到入腦入心的文化革新,湘西大地涌動喜事新辦的清流,繪就家風清朗的新景。
文明潤民心:移風易俗出新彩
為深入了解鄉情民意,精準定位群眾需求和關注點, 2024年初,吉首市通過座談調研、網絡問卷、入戶訪問等形式,為文明公約制定找準方向。
己略鄉7個村率先積極行動,組織黨員和群眾代表召開座談會,設計涵蓋22個問題的調查問卷,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廣泛征求群眾意見。
根據調研和征求到的意見,該市推動出臺了《己略鄉紅白喜事文明公約(草案)》,隨后下發至各村,由各村召開村民大會,收集村民的意見與態度,將合理建議融入公約內容。
2024年5月14日,吉首市正式下發了《己略鄉紅白喜事文明公約》,進一步明確細化了獎懲措施等。公約提倡內容被老百姓津津樂道,如:“婚事新辦·221標準”,即隨禮不超過200元,酒席不超過20桌,彩禮不超過10萬元。
“我們這里的彩禮在10萬元左右,但婚姻要自己做主。與彩禮相比較而言,我更加看重的是對方的人品,因此彩禮的多少并不是十分重要。”保靖縣呂洞山鎮“90后”未婚女青年小龍樂呵呵地說道。
當前,包括治理高額彩禮在內,我州正在持續深入推進移風易俗行動,各種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已然深入人心,“低彩禮”“零彩禮”婚嫁的典型不斷涌現,“不要彩禮要幸福”的觀念在年輕人中也越來越受追捧。
改革樹新風:婚禮煥發新活力
2024年11月11日,鳳凰古城沱江畔,100對新人參加集體婚禮。
集體婚禮以鳳凰濃郁的古韻文化、秀美的山水意境為背景,精心創制集體婚禮、古城喜事、長龍喜宴、婚慶狂歡等四大主題,不僅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也彰顯了新時代下婚俗改革的新風貌。
作為全州婚俗改革試點,鳳凰縣于2022年出臺了《婚俗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將傳統“三書六禮”轉化為新時代婚俗載體,開發了“天下鳳凰·鳳求凰”婚旅融合線路。新人們在集體婚禮上收到特別的“新婚禮包”——內含《文明婚俗承諾書》、非遺苗繡同心結和公益捐贈證書等。
鳳凰縣民政局負責人吳杰梅介紹,這場集體婚禮不僅是對傳統婚俗的傳承與發揚,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尊重。它讓新人們在體驗傳統婚俗的同時,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愛情的真諦與婚姻的責任。同時也是鳳凰縣大力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時代新風,倡導全社會形成正確婚姻觀和婚姻家庭價值取向,不斷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和群眾精神面貌的直接體現。
文化傳承與創新并重。在永順縣老司城遺址,土家族“哭嫁歌”被改編成移風易俗情景劇,受到當地群眾的青睞和外來游客的熱捧。州民政局聯合文旅部門,將6個少數民族婚喪習俗納入非遺保護名錄,讓婚禮更有文化韻味。
如今,隨著一項項傳承與創新相結合的實質舉措不斷推出,我州越來越多的家庭對于彩禮的態度趨于理性,“讓婚姻始于愛、讓彩禮歸于禮”的觀念愈發深入人心。
法治護幸福:化解糾紛促和諧
給新娘家人送彩禮是我國的傳統,但高額彩禮往往容易成為引發婚后家庭矛盾的“導火索”,涉及彩禮糾紛的案件更是屢見不鮮。2024年5月,永順縣人民法院塔臥人民法庭成功調解了一起彩禮糾紛,及時化解了雙方家庭的矛盾。
原告小王(化名)與被告小李(化名)經人介紹相識,小王向小李及其父母給付了彩禮12.8萬元,并為小李購買了“四金”,后雙方按農村習俗舉辦婚禮,并在民政部門辦理結婚登記。婚后雙方共同生活不足兩月,小李擅自離家出走,一直未歸。小王心灰意冷之下以夫妻感情破裂為由訴至法院,要求與小李解除婚姻關系,并返還結婚時支付的彩禮。
法院受理該案后,法官分別與雙方進行溝通,了解情況,聽取雙方意見,分析爭議焦點。調解中,法官結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彩禮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向雙方當事人釋法說理,為雙方講解什么是彩禮,什么情況下應當返還彩禮,并耐心地解釋了為什么國家出臺法律抵制高額彩禮,倡導文明婚俗,并引導雙方當事人換位思考,互諒互讓,最終促成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意見。
“高額彩禮容易埋下矛盾隱患,我們要用法治理性引導婚俗回歸本真。”案件承辦法官說。
近年來,我州堅持重心下沉,在各鄉鎮設立婚俗調解室,通過問題發現、預警防范、應急處置、反饋問責“四環聯動”,全面摸清底數,加強預測預警,及早發現婚戀家庭矛盾糾紛,第一時間消除社會風險隱患,為群眾婚姻幸福保駕護航。
夕陽西下,炊煙裊裊,龍金星家飄出飯菜的香氣,女兒女婿正在廚房忙碌。“幸福不是用彩禮能衡量的。”看著小兩口恩愛有加,龍金星笑彎了眉梢。他的話里也道出了湘西婚俗改革的真諦。
如今,像龍家這樣的故事正在湘西大地上不斷上演,繪就出一幅“情滿山水間,家和萬事興”的新時代鄉村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