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角”是歐美很流行的一種管教孩子的方法,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通常是一個平靜又安全的地方。當孩子出現一些令人頭疼的行為,或控制不住的局面,就把孩子帶過去,讓他獨自冷靜一下。
冷靜角可以幫孩子轉移注意力,給不良情緒降溫。比如,孩子與小伙伴發生爭吵,家長把孩子帶到冷靜角,讓他脫離爭吵的情境,在那兒看看繪本轉移注意力。當孩子鬧情緒時,把他帶到冷靜角,用涂鴉和給氣球放氣等方式來宣泄不良情緒。這種育兒方法也受到美國兒科協會的推崇,特別是對于兒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破壞行為可以有效地引導和糾正。不過有些人很容易將冷靜角和體罰、孤立孩子聯系在一起。如果冷靜的目的是“懲罰”,那么對于孩子來說無疑是傷害,就是錯誤的使用。所以設置冷靜角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布置要適宜。這里不需要過多的物品,只需要兩三本繪本,兩三只畫筆和幾張紙、幾只氣球等。不能出現危險易碎物品,要讓孩子的安全有保障。環境要相對安靜,遠離電視機、手機等。可以放一個安撫情緒的毛絨玩具。家長可以邀孩子一起共建冷靜角,讓孩子根據自己情況添點安撫情緒的小物品,讓冷靜角成為孩子愿意呆的溫馨港灣。
冷靜不冷眼。冷靜角不是“小黑屋”,不是為了懲罰孩子,讓他面壁思過。家長及周圍人不要冷眼相待,不要冷嘲熱諷,應以平和的心態來對待孩子的過錯。如果孩子年齡小,不敢獨自呆較長時間,家長可以在附近陪同,但不與孩子交流。冷靜期過了,家長再抱抱孩子。
時間長短因人而異。年齡大的孩子冷靜期可以稍長一點。問題行為嚴重、情緒火爆的孩子,平復情緒也需要更長的時間。
冷靜是雙向的。當孩子出現問題行為或不良情緒時,有的家長沉不住氣,脾氣也變火爆起來,所以家長也需要冷靜,不要在氣頭上教育孩子,否則極有可能兩敗俱傷。
冷靜角不是終點。后續的教育必不可少。等親子雙方情緒平復后,家長要與孩子重新梳理一下剛發生的事情,引導孩子反思自己的行為,以及下次如何避免此類問題,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
(琚金民)